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78-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及其所占的GDP比重变化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C.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加优越
D.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2 . “我们封闭了20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邓小平文选》)”为此我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D.进行住房医疗制度改革
2017-08-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此后,我国政府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2017-05-09更新 | 200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79年4月,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向中央提出;在广东划出一定地区,单独进行管理,作为华侨、港澳
同胞和外国的投资场所。这种设想在实践中的直接结果是
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经济开发区D.创立行政特区
5 . 邓小平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这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下列改革举措直接受惠于此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决定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C.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16-12-13更新 | 476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我们的经济改革“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下列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两者主要目的分别是改善外交关系与发展国内经济
②两者都起到了开拓市场、助推经济的作用
③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互促进
④两者都具有经济体制改革性质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6-12-12更新 | 14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
2016-11-27更新 | 1447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增长率9轮波动图,关于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9轮波动(1953-1998年)
A.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1954-195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快
B.“左”倾错误导致了1960-1961年间我国经济的负增长
C.由于“文革”的破坏,1966-1976年间我国经济一直为负增长
D.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0-1992年我国经济增长迅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