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新中国建立后在受封锁的情况下仍进行了一些对外开放的尝试,至70年代末,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在当时条件下想要全方位开放是不可能的。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

材料二1979年7月,宝安(深圳)开始建设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蛇口当时是一个落后的渔村,没有现代通讯设施,需要建造微波通讯站,可是微波通讯站的建设却遭到诸多阻拦。中央领导得知后就此指示邮电部特事特办,给蛇口安装进口的专用交换机,电话可直拨香港。次年,有个港商想在蛇口投资建购物中心。然而外汇商店历来由国家经营,对这种无章可循的事,谁也不敢批准。在蛇口工业区负责人袁庚的反映下,中央又一次帮蛇口解困,专门发文给广东经济特区委员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1982年6月购物中心开业,很快这家店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开放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对外开放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蛇口工业区建设初期遇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问题得到解决的主要原因,并简析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意义。
2020-07-12更新 | 3422次组卷 | 45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列选项符合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是
A.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2019-07-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起中国近代运动的动机,并非来自于本社会的内部,而是在外部的强大压力——在西方国家侵略造成的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下,在基本没有近代因素作前提的条件下,中国人仓促地采借西方文明,发起了近代化运动。

材料二: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

材料三:十年实践,使我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结局,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十年》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特点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目的。
4 . 过去是一个边陲小镇,“一条街,一栋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一个公园一只猴,不用几分钟,这头到那头”是对它落后的写照,但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它“一夜崛起”,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应该是下图中的
A.
B.
C.
D.
5 . 之所以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原因不包括:
A.交通便利B.是著名的侨乡C.经济基础好D.历史上与海外交往密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