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7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成立,由此,它通称“广交会”。首届广交会展示商品1万多种,包括我国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这次广交会成交8686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广交会不仅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平台。广交会希望达到同外商互惠互利的目的,同时,也重视政治内容特别是外交、对外贸易政策的宣传。对于亚非民族主义国家未宾,努力扩大中国与他们和平反帝、发展一面的共识;对西方国家外宾,则挖掘他们与中国之间不同程度的共同之处。对此,有学者称这是万隆会议的继续。这一时期,中国在国际上逐渐树立了重合同、守信誉的大国形象。

——摘编自欧阳湘《从广交会的创办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战略调整》

材料二   下表为1970-1981年广交会春季与秋季展销数据

年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
成交额
(百万美元)
春季403505793138110971247133315471883243218982063
秋季5096951079296823642667292132304332514044084798

——摘编自罗秋菊等《会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加年代中期“广交会”折射的中国对外经贸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广交会”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1-03-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的有关信息,据此推断该城市是
A.广州B.厦门C.深圳D.上海
2021-04-17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发展状况
1927年在上海建立第一家瓶装厂,最初翻译为“蝌蝌啃蜡”,古怪的味道,奇怪的名字,销售情况非常差。
1928年350万英镑重金悬赏征求译名,获得最佳品牌名一可口可乐。相继在南京、天津、青岛等地建立瓶装厂。
1948年上海厂成为美国境外第一家年产100万箱的瓶装厂。
1949年可口可乐公司撤离中国大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可口可乐被视为美帝国主义“倾销”到全世界的“特权产品”,“腐蚀被侵略民族的青年们的意志”。
1978年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
1979年3万箱可口可乐被运到广州、上海和北京的大商场和宾馆寄卖。
1981年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一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2008年中国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

——据徐琪琪《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进退流转》等整理


可口可乐在中国发展经历了初入中国、撤离中国、重返中国三个阶段。请从中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加以简要分析。
4 . 下表所示为1995~2005年外商在华投资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表中数据可以佐证
年份外商在华投资合网外商项目外商华实际投资额(亿美元)
1995~1999年平均数23973557.12
200022317593.56
200126140496.72
200234171550,11
200341081561.40
200143664640.72
200544001724.06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吸纳了外商在华投资
B.外资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C.对外开放的深入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D.外商投资增长带动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2021-06-18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是中国对美贸易表(1990-2000年)。由此表可知
A.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B.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旧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解放后,投机资本疯狂操纵黄金、银元,在私营百货公司的带动下,几乎所有私营商店的产品都以银元标价。同时投机资本势力还掀起一股物价飞涨的浪潮,天津、上海带头,华中、西北跟进,波及全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据程中原、夏杏珍《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

材料二   下表为《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中《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主题词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超英国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六五”计划期间,我们是怎样“走向”改革开放的?
7 . 今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变化情况

年份项目
1952总产量1.64亿吨130.4亿吨135亿吨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36%193%754%105%
1957总产量1.95亿吨164亿吨535亿吨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19%26%296%100%


(1)195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有所增长,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有所增长。这两次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序号史实
1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4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6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7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92010年,中国的粗钢、水泥、化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跃居“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10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的角度,任选两个史实,提炼一个主题。从所学知识中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史实,运用这三个史实对所提炼的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史实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请按照答题示例格式答题)
答题示例:
所选序号:1、3主题: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补充史实: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发浦东简要阐释: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微第一批经济特区,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1988年,中国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答案:略。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020-05-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1980年1990年2000年
对外贸易(进出口)381.41154.44722.9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1028.95935.6
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B.《民法通则》的颁布
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4年中国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中国加入20国集团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
10 .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材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C.改革开放在上海
D.上海,红色的摇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