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1992年,在深圳、珠海等五个经济特区中,外商实际投入约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七分之一;涌现出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创汇企业。这说明
A.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显著成果B.特区经济以工业为主导
C.政府加强管理推动外贸发展D.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2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设立蛇口工业区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从设立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到长江流域开放带形成;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等。据此可知,新时期中国
A.逐步主导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发展走向B.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力度日益增强
C.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格局D.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活动
3 .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B.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C.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4 . 中国近代现史上,有两次对外开放。一次是鸦片战争之后的开放,一次是1979年以后的开放。两次对外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的行为
B.都有由东南沿海向政治中心地区发展的趋势
C.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
D.都主要体现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要求
2019-03-28更新 | 817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普)
5 .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A.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B.创办经济特区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建立上海自贸区
6 . 为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实现新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中央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开放上海、南京等为沿海港口城市B.开发上海浦东
C.开辟长江三角洲为沿海经济开放区D.创办苏州工业园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