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据海关统计,1990年同1980年相比,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381亿美元增至1156亿美元;到1989年底吸收外商投资189.8亿美元,开办外资企业2万多家,我国在国外开办企业达645个。这反映了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D.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2 . 据统计,1978—2017年,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9.5%的增速。这表明对外开放(       
A.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B.推动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C.促进了不结盟外交政策的形成D.开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2022-07-04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TOP二十名校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6月调研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3 . 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举足轻重。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回眸历史,愈加凸显出深圳经济特区的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就在于它是(       
A.多边贸易体制主导下的成果B.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产物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成就D.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022-06-14更新 | 5366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达标历史试题
4 .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珠海与港澳的经贸发展D.在珠江流域大力引进外资
5 . 下表为1992—1996年我国四大区域外资依存度(一般是指一年内本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中国
地区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
东部4.08%7.29%9.99%8.55%8.16%
中部0.62%1.58%1.97%1.81%1.79%
西部0.43%1.78%2.36%1.49%1.19%
东北1.22%2.62%3.50%3.31%3.33%

A.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B.外资主要投向中西部地区
C.西部地区外资依存度高于东北D.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2022-05-24更新 | 36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有10万拥有大学文凭的青年放弃体制内分配的工作,到海南寻求发展,“去海南淘金”成为一种全国性的风潮。据此可知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经济特区开发政策改变职业观
C.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开始打破D.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浪潮
7 . 1982年,深圳率先开放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这反映了
A.“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的成功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经济特区在改革中探索前行D.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地位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82年,很多来深圳参观的老干部惊呼“深圳除了五星红旗还在,社会主义已经看不见了”,“特区姓‘资’不姓‘社’了”,北方党报甚至还刊登文章《旧中国租界的由来》,影射深圳特区是新的“租界”。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A.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B.深圳率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存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清现象
D.深圳未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
9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起,中央人民政府开始执行“一五计划”,贯彻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1956115日,距农历春节差不多还有一个月,天安门广场却显得比春节还要热闹。首都数十万人在这里举行集会,庆祝北京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随即,全国各大中城市也相继举行同样的集会,宣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这意味着,在中国大陆,大规模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序幕即将拉开。……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一大批中国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

——摘编自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材料二   


材料三   19789月,邓小平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伟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性质的历史性转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概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基本历程。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谈谈你对材料中邓小平的话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这表明我国(     
A.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B.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C.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D.为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2-08-23更新 | 740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