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9-20高三上·黑龙江哈尔滨·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
2018-11-28更新 | 2191次组卷 | 40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大事记—1984年(部分)

1月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写入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摘自《历史》必修一、二、三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自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1)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根据上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制度创新”?

2018-11-07更新 | 1961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18-19高三上·福建莆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1979年4月,广东省领导向中央汇报:“我们省委讨论过……向中央给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先走一步”是指实行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
C.包产到户D.对外开放
2018-01-24更新 | 690次组卷 | 9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
时间直接利用外资额(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额(亿美元)差额(亿美元)
2011年1160600560
2012年1117772345
2013年1176902274
2014年11961029167
2015年1263118083
2016年11月截止11381617—479
A.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
B.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
C.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
D.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
2017-11-03更新 | 318次组卷 | 22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练)

5 .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2017-08-04更新 | 3567次组卷 | 35卷引用:单元复习03法律与教化【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11-12高三下·江西宜春·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因此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浦东开发的历史背景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B.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2016-11-18更新 | 962次组卷 | 2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