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签订后,直接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条约内容是
货物旧税率(%)新锐率(%)
棉花24.195.56
棉纱13.385.56
斜纹布14.925.56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表
A.割让香港岛B.战后赔款C.五口通商D.协定关税
2021-02-2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鸦片战争中英双方兵力投入及损耗概况表
英国中国
总兵力20万人80万人
投入兵力初期7000人,结束时2万人水师1万,陆军10万
伤亡人数共计401人(死亡59人)约4600(死亡3300)
阵亡高级将领11人
战争花费1263万两白银3000万两白银

由此可知
A.英国蓄谋侵略战争B.政府极力抵抗外辱
C.清朝军队纪律涣散D.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3 . 下表为1844—1856年上海和广州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这反映当时的中国
年份广州上海
18443340480
184725301100
185016701190
185310501720
185617303190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B.对外贸易逆差严重
C.对外贸易中心发生变动
D.民族工业开始兴起
4 . 下表为中国1843年前后关税税率变化情况,据此表明
货物单位1843年前的旧税率(%)1843年的新税率(%)
棉花24.195.56
棉纱13.385.56
头等白洋布936.95
二等白洋布536.95
本色洋布20.745.56
斜纹14.925.56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清政府结束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标志着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政府认为深入中国本土风险过多,“暂取沿海各海岛之事”较为可行。外交大臣巴麦尊向义律指示战争部署的信件称:“立刻封锁广州与白河或北京诸河,占领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或厦门镇,陛下政府还打算立刻开始捕捉,并扣押海军所能够弄到手的一切中国船只。”战争期间,英军“所至六七省,攻陷城池,如入无人之境,且其所陷之地,旋据旋弃,不敢远离船舰,深入腹裹”。这种与古代中国历代国内战争迥异的战略战术使英军虽远离本土、兵力有限,仍能反客为主,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摘编自林庆元《论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战略战术》

材料二   下表为清末与民国初年历史教科书有关鸦片战争内容的记录:

——整理自刘超《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采取的战略战术方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历史教科书与清末教科书关于鸦片战争叙述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9-02-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
棉花6.545.72
印花14.254.98
袈裟布10.684.98
棉纱6.944.86

A.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B.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降低进口洋货税率D.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激增
8 . 下表为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两个不平等条约,它反映出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是
A.由军事侵略到文化侵略
B.由灭亡中国到以华制华
C.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D.由割地赔款到开埠通商
2018-02-02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湛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表反映的历史现象源于晚清1843-1847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
年代1838—1842年1838—1847年
英国制造品输华值8824952090406

A.开放通商口岸B.划定使馆界
C.支付巨额赔款D.实行“门户开放”
10 .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
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
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