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请依据下表内容,任选两个历史事件(现象)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背景事件历史事件(现象)思想主张(口号、纲领)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民族、民权、民生
袁世凯签订“中日民四条约”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2 . 下表是晚清时期具有“变局”观的人物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期时长(年)人数代表人物及其身份(部分)
1844—1860年172黄均宰(下层知识分子);徐继畬(督抚)。
1861—1882年2228冯桂芬(一般京官);王韬、薛福成(下层知识分子);李鸿章(总督, 北洋大臣); 奕䜣、奕䜣、世铎(亲王); 郑观应(商人); 曾纪泽(驻外使节) 等。
1883—1894年1225郭嵩焘(驻外使节);康有为(下层知识分子)等。
1895—1898年425严复、谭嗣同(中下层地方官); 盛宣怀(一般京官); 张之洞(督抚, 南洋大臣);聂缉槊(巡抚) 等。
A.“变局”观念主要受到鸦片战争影响B.近代民族意识已全面觉醒
C.“变局”观念是国际国内形势的体现D.晚清政府积极应对大变局
2024-03-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实用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磅)。对此认知合理的是(     

A.英国对华贸易处于顺差B.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协定关税便利中英贸易D.英国对华出口遭到自然经济抵制
2024-05-0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高考历史【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测试卷(江苏专版)02
4 . 下表是洋布(机器织出的布,又称机布)排挤土布的过程(1840—1894)
年份184018601894
全国棉布应有供给量(万匹)60005.962459.568624.6
其中:洋(机)布(万匹)
比重(%)
27.3
0.46
1988.4
3.18
9708.8
14.15
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59732.760471.058915.8
全国土布中:自给布(万匹)
商品布(万匹)
28215.0
31517.7
28780.9
31690.1
29879.9
29035.9
该表反映了(     
A.列强重视资本输出B.外国商品优势凸显
C.传统经济根深蒂固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5 . 下表为1849-1852年上海贸易发展情况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1849年-1852年上海贸易发展情况表
进口出口
年代船只数吨位价值(美元)年代船只数吨位价值(美元)
184924982975725918492598771358182
18503715308803818185034144642100506
185154276341216922185153266974615533
185266387602094971185270405927980747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经济侵略
C.对外贸易具有优势D.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4-03-27更新 | 161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整理的历史年表。

时间事件
18406月~18428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1842魏源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
18511月~1864太平天国运动
1856年~18601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
1884年~18853中法战争、《越南条款》
18948月~18954甲午中日战争、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18986月~9康有为辅助光绪帝推行了维新变法
1900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19111010新军下级军官熊秉坤率队攻入武昌总督衙门,起义爆发
19159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5五四运动
19217中国共产党成立
请从以上年表中,提取相关信息确立一个主题,并予以叙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下表为1868-1911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及农产制成品输出量统计(单位:担)。据表可知,当时(     

年份

棉花

油类

烟叶

年份

棉花

油类

烟叶

1868

57346

1440871

38141

261

737

1893

94154

1820828

576155

1520691

10513

1873

61291

1617391

25349

17559

5150

1898

108821

1538600

273739

357976

371137

1878

67343

1898955

23310

10079

11122

1903

94823

1677530

759521

541075

163959

1883

64978

1987076

22073

4349

11403

1908

129090

1576136

613509

733943

144857

1888

76780

2167460

202546

64952

67128

1911

129925

1462803

877744

1582573

199048

A.列强加紧对华商品输出B.新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C.中国主动实行对外开放D.传统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2023-08-04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B卷)
8 . 【对外政策的演变】

材料一   下表示意明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海洋政策演变情况

时间政府政令
洪武十四年“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
永乐三年泉州、宁波、广州等三处市舶司更名为“来远”“安远”“怀远”。
永乐“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鬻番货,依律治罪。”
顺治十八年“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乾隆二十四年关闭江、浙、闽三海关,由粤海关行商垄断对外商贸易事务。

材料二   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外交并不是我们现在社会中处于平等关系下的与别国的外交关系,而是清政府的被迫外交,中国的国门是被迫打开的,是在一次次战败后签订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中,开始了这种屈辱的外交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对华夷思想的反思,国家意识的萌发,中国近代外交思想在突破传统的基础上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从“夷务”到“洋务”词语的变化,洋务运动中洋务运动时期的“外须和戎”,从对外实行羁縻政策到“以夷制夷”政策的确定,无一不体现了传统外交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摘自张静《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对外政策的发展趋向,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关系的一系列变化。
2024-01-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1844——1856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出口贸易额货值表(万美元),这(     
年份广州上海
18441790230
1850990800
18526501140
18546001170
18552901990
18568202580
A.反映出中国贸易格局的改变B.改变了外贸入超的状况
C.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D.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2024-01-17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为19世纪中期的部分作品。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代表人物及时间作品名称主要内容
龚自珍(1792—1841)《龚自珍全集》对统治者苟安旦夕、社会风气败坏无情揭露
魏源(1794—1857)《魏源集》对百务废弛的国家前途表达了忧虑之情
梁廷(1796—1861)《夷氛闻记》对鸦片战争原因、过程和后果进行深入思考与总结
姚莹(1785—1853)《康輶纪行》提出警惕英国对西藏的侵略,加强沿海边疆防务
A.“向西方学习”成为共识B.统治危机推动经世思潮的发展
C.清政府加大了舆论宣传D.改革国内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