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864~1879年清政府进出口平均税率的变动情况。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年份

1864

1869

1874

1879

进口税率(%)

5.22

5.17

5.93

5.89

出口税率(%)

9.24

9.10

10.02

10.22

A.外贸收入成为主要税源B.外国商品受到国人推崇
C.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D.民族企业发展空间受限
2024-03-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868-1911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及农产制成品输出量统计(单位:担)。据表可知,当时(     

年份

棉花

油类

烟叶

年份

棉花

油类

烟叶

1868

57346

1440871

38141

261

737

1893

94154

1820828

576155

1520691

10513

1873

61291

1617391

25349

17559

5150

1898

108821

1538600

273739

357976

371137

1878

67343

1898955

23310

10079

11122

1903

94823

1677530

759521

541075

163959

1883

64978

1987076

22073

4349

11403

1908

129090

1576136

613509

733943

144857

1888

76780

2167460

202546

64952

67128

1911

129925

1462803

877744

1582573

199048

A.列强加紧对华商品输出B.新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C.中国主动实行对外开放D.传统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2023-08-04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B卷)
3 . 下表为18世纪末至1849年中国国内的银钱比价变化表。对该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18世纪末

1838年

1842年

1849年

白银

1两

1两

1两

1两

铜钱

1000文左右

1600文

1700余文

2350余文

A.源于西方的工业品在华大量倾销B.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C.清廷的对外战争赔款是主要原因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加剧
4 . 下表为1840~1847年中国农民购买力指数估算表(1840年的指数皆为100)。据此可知,鸦片战争后(     
年份农民所得物价指数银钱比价指数农民购买力指数
1840100.00100.00100.00
1842104.65109.0995.93
184393.02110.6184.10
184577.52121.2163.96
184677.52128.7960.19
(注:①所得物价指数指出售农产品所得价格;②银钱比价指数指用银购买的商品数量与用钱购买同样数量商品的指数比率。)
A.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B.银贱钱贵现象开始出现
C.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D.自耕小农经济趋向解体
2023-06-13更新 | 257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如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部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变化。导致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单位:%)
进口货物1843年前的关税税率1843年的关税税率出口货物1843年前的关税税率1843年的关税税率
棉花/担1.740.4浙江丝/担23.7310
棉纱/担2.411广东丝/担10.5710
原色洋布/匹0.370.10茶叶/担62.5

A.英国割占中国香港岛B.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C.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D.中国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6 . 下表中反映的现象(  )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统计表
时间(年)1842184418461848185018521854
总值(万英镑)96.9230.5179.1144.6157.4250.4100.1
A.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B.导致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C.推动了中国现代企业的诞生D.说明西方列强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2022-09-03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纲要上-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7 . 下表为中外不同文献关于三元里民众抗英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英军从城北越秀山一带撤军,三元里等处一百零三乡民众数千人,中途设伏,歼敌百余人名,斩兵目二人,围困英军。”夏變《中西纪亨》(同治初年刊印)
“英军经由三元里往牛栏冈方向抢劫,由于(水勇头目)林福祥事先与各乡约定联防,三元里等八十余乡数万民众将英军包围,歼敌二百余人。”编《三元里人民抗英 斗争史料》修订本
“由于英军的暴行,当地举人何玉成柬传各地,三元里等地九十余乡聚众数万人齐出,围歼英军,斩英军将领伯麦、毕霞。”闻记
“(陆军司令)郭富在城北越秀山四方炮台发现非正规部队在其阵地的山脚下集结列阵,遂率军进攻。由于大雨,英军的燧发枪无法射击,对方与之肉搏。英军5人死亡,23人受伤美国传教士主编《中国丛报》(创刊于1832年)
A.英军在与民众的交战中遭受了损失B.英军率先对民众发动了攻势
C.英军劫掠财物导致当地民众的反抗D.林福祥是民众抗英的领导者
8 . 下表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外贸易情况
中外贸易货值表(以海关平银两为单位)
年份进口出口出入超
1872       187466.105.01170.484.090(出)4,379.049
1882--188475.014.56368.224.073(入)6,790,490
1887-1889112.643.64991,736.369(入)20,907.280
1892 1894149.522.309115,773.453(入)33,748.856
对其走势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贸易的逆差在逐渐减小B.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增强
C.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提高D.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迁
9 . 下表反映了1871-1893年美、英、日、俄四国对华贸易比重变化(单位:%)其中与①所示国家有关的是
年份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
1871—187334.752.90.514.10.23.33.71.7
1881—188323.833.33.712.40.27.34.92.4
1891—189320.411.34.59.80.68.64.77.2

A.提出门户开放,共同宰割中国B.发动鸦片战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C.提出二十一条,妄图独占中国D.出兵侵占伊犁,制造西北边疆危机
10 . 下表是19世纪不同时期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表中数据的变化表明
年份(年)种茶面积(万亩)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
1837521260.520060.5
1861625409.5202.5207
1886934.9567.46205362.46

A.古代的传统手工业带来丰厚利润
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清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茶叶质优价低竞争力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