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1 . 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东,发出布告称:“大皇帝待遇外人,恩泽深厚,外人当遵守中国法令,与本国同。若以鸦片之故,致通商全行停止,则茶及大黄等需要之物,亦准照旧贸易”。据此可知,林则徐(     
A.主张废除闭关锁国的政策B.筹划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具有一定的国家主权意识D.师夷长技以解决鸦片问题
2 . 有学者认为: “这场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这场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4 .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主要外贸商品需从江南、湖广、福建等地区运往广州,赖此为生的苦力、商贩、货船、旅店达上百万之众。五口通商之后,外贸商品可就近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等地出洋,广州渐形衰落,失业人口剧增。由此可知(     
A.大规模社会运动发生风险增加B.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C.外贸中心从广州转移到了上海D.五口通商推动中国社会结构变革
5 . 以下表格描述了清政府对不平等条约某些条款的态度,这反映出清政府(     
相关条约清政府的态度
割香港岛给英国荒岛、孤峙海中、贫困、有伤国体、暂行赏借。
中英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纳多少关税明白的载于条约,可省除争执。
领事裁判权免致小事酿成大案,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B.“天朝上国”的观念
C.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D.对中英外交博弈的态度
6 . 如图出自英国人伯纳德于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其被收纳进中国近代史学者张海鹏编著的《简明中国近代史图集》,并配以文字: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该图片(     

A.为侵略者记载史料价值较低B.作者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直观地再现了历史事件原貌D.有助于厘清历史事件的性质
2023-11-11更新 | 349次组卷 | 10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7 .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将中国的海关税率大大降低,使中国进口货物实征税率从鸦片战争前的13.4%—32.5%降低到5.6%—6.9%,另外,列强还拥有“某些”货物的免税权,因此,实际上中国对进口货物的实征税率远远没有达到条约中规定的“值百抽五”的水平。该章程的签订(       
A.促使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表明海关管理走向了近代化
C.导致我国国家主权完全丧失D.加速了我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德庇时于1844年担任港督和驻华公使后,依英国枢密令和《南京条约》第3款“任便立法治理”赋予的立法权,制定了一系列赋予英国领事官以司法权的法规。这一做法(       
A.体现了英国普通法的传统B.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C.侵害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D.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化程度
2023-11-05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9 . 下表是学者对清朝前、后期的对外关系用语进行的统计(数量:个;比例:%)。清朝的前、后期的对外关系用语变化反映出晚清政府(     

性质

时间
平等类用语不平等类用语其他用语合计
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数量比例
清朝前期2610.52158762.5247100
清朝后期23260.614136.8102.6383100
A.熟悉国际交往规则B.外交观念转型艰难
C.力图摆脱条约体系D.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10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鸦片战争后美国官员表示愿意提供制作枪炮蓝图,“被婉言谢绝”;《南京条约》的苛刻待遇“满汉官僚都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双方文书要用平等语气往来……反而使他们不安”。该材料(     
A.揭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本质B.反映清统治者固守传统政治理念
C.说明清朝被迫从闭关走向开放D.呈现出清廷的国家主权观念淡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