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描述的历史现象是(        )
A.太平天国起义B.《南京条约》的签订
C.鸦片战争的爆发D.清朝官员无能
2 . 1843年11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指示赴中国的使团:“您的目标应是为法国的航运和贸易获得相同于英国的一切利益。”此时英国在中国已获得的“利益”包括
①政府有一名公使长久驻节北京
②由驻华领事对侨民实行司法管辖
③在中国东南五个重要口岸通商
④商船在长江各通商口岸自由航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 . 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作了详细规定。这表明
A.中国贸易自主权丧失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C.洋务运动已正式展开D.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4 . 香港歌星张明敏以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红遍大江南北,歌中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洋装”开始传入中国是在
A.鸦片战争前后
B.甲午中日战争前后
C.辛亥革命前后
D.五四运动前后
5 . 中英《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清朝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B.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6 .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结果,原本没有与清政府签类似条约的英法等列强也纷纷在中国开设工厂,其依据是(     
A.领事裁判权B.军舰巡查贸易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
7 . 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其条款称:“本道兹依据条约,顾全地方民情,斟酌地方情形,决定将洋径派以北,李家场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以为建造房舍及居留之用。”这一材料主要体现反映
A.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
B.上海英租界的建立
C.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
D.地方官员擅权误国
8 . 下图为中英 《 南京条约 》 签订时的场景,考察其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元银元
C.五口通商D.协定关税
9 . 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0 . 下列观点中,值得商榷的是
A.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C.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