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历史上,“外洋”一词的内涵及使用频率发生了重大变化,如表反映了这种变化的概况。这说明
 代指“中国近海”代指“欧美等外国”
嘉庆朝744
道光朝14119
咸丰同治朝2725
光绪宣统朝8148

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领海缩小B.民族危局冲击中国传统认知
C.政局更替影响词语含义变迁D.清廷基本沿袭传统夷夏观念
2022-05-27更新 | 319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南京条约》签订后,负责谈判的钦差大臣继续与英方交涉,以对条约进行补救。其中一条是:“英国除广州外,多得四处……系大皇帝天恩。今后若他国要求去四处口岸通商,应由英国与之讲解,使仍在粤通商,无致生事。”这说明清廷
A.承认英国世界霸主地位B.被动融入国际外交体系
C.利用英国维护国家主权D.在传统思维下应对变局
3 .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材料实质上是在( )
A.论证了民族国家应该从战争中学会战争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寻求解读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理由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2022-04-26更新 | 31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6届宁夏区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1
4 . “合众国民人在中国各港口,自因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若合众国民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争讼者,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材料反映的是(       
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C.贸易争端D.片面最惠国待遇
5 . 晚清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 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 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越南条款》D.《辛丑条约》
6 .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略与欺凌,清政府统治的权威受到直接的冲击和挑战。但是,清朝统治者将《南京条约》看作是“万年和好”之约,似乎忘记了战争的耻辱和狼狈,很快便恢复了文恬武嬉、歌舞升平的局面。这说明
A.《南京条约》对华的影响力有限B.清朝从此改变了传统外交政策
C.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D.清政府的权威受到冲击和挑战
2022-01-12更新 | 519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该材料反映出列强在华攫取的特权是
A.协定关税权B.领事裁判权C.通商口岸传教权D.内河航运权
9 . 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清政府内部有人认为中国可借此获得许多实利,如划定租界,可便于防范外人,对中国人的扰乱较少;协定关税使得中国税收可能较以往有所增加。这些认识
A.表明闭关锁国的局面尚未被打破B.未认清条约的不平等性及危害
C.反映出部分官员已具有近代意识D.误认为中国取得了谈判的胜利
10 . 近人曾评价列强某一侵华特权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中所谈论的特权是
A.片面最惠国B.战争赔款C.领事裁判权D.五口通商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