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下表是清政府和英国有关鸦片战争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战争名称条约内容
英国方面通商战争争取外交平等权
清廷方面鸦片战争侵犯主权
A.不同的描述体现事件的不确定性B.不同立场影响对事件的描述
C.史料来源直接决定事件的真实性D.不同史料对事件的记载不同
2024-05-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八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上海开埠后,外国棉布在中国市场大量销售。下表为五年间(1845-1849年)外国棉布价格变动情况(1845年为100%)。据此可知(     
年份类别灰布白布印花布
184680.9%74.6%85.6%
184784.1%79.9%88.3%
184889%86.4%78.6%
184975.4%79.2%83.1%
A.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B.中国棉纺织业受到冲击
C.国人的购买力得到提高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2024-03-1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洛平许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下表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双方投入兵力情况(部分)

表中反映了清军(     
A.建制落后B.军费不足C.驻防分散D.纪律松懈
2024-03-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三)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调派出征的部分官兵情况表,由此可知(     
道光帝调派出征的部分官兵情况表
时间人名(人数)
道光二十年(1840) 十二月十四日湖南提督祥福、江西总兵长春、湖北宜昌镇总兵博勒恭武等各带兵一千名奉调广州。
道光二十一年(1841) 正月八日授奕山为靖逆将军,隆文、杨芳为参赞大臣,前赴广东, 剿擒逆夷。
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派侍卫珠勒亨、二等侍卫巴扬阿及部分健锐火器各营官弁前往广东。
道光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命齐慎为参赞大臣,赴粤剿办英夷。
道光二十一年三月初一日琦忠、韩振先赴广东,交奕山等差遣。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厦门失守,吴文镕选江西兵二千名赴闽。
…………
A.道光皇帝也曾经积极主战B.清末军队调动有诸多弊端
C.兵力相比清军有较大优势D.中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5 . 下表是某教师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设计的关于“宋朝”历史的教学思路。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主题:“流动”的宋王朝

立意立意依据
江海奔流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
百物周流繁华的城市、新生的纸币、和平的榷场、跨海的丝路
重心南流形成了江东经济甲天下,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经济新格局,引发了东南科举冠天下的文化新趋势
四民合流科举竞流、婚姻交流、土地转流

——摘编自苗颖《“流动”的王朝》


参照材料主题设计思路,围绕“‘流动’的____________”提炼一个中国近代史发展主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可从时段、群体或发展特点等角度提炼主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2-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鸦片战争后,五个通商口岸中外贸易特点的不同之处。据此可知(     
开埠前十年,对外贸易居全国首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广州
西方殖民者进行人口买卖的主要港口厦门
开埠前十年,对外贺易额较小福州
对外贸易额一直不大,地位较低宁波
1853年,进出口贸易额第一,成为最大口岸上海
A.中国迅速卷入西方市场B.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加剧
C.南北经济差距开始拉大D.中外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023-10-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对外政策的演变】

材料一   下表示意明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海洋政策演变情况

时间政府政令
洪武十四年“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
永乐三年泉州、宁波、广州等三处市舶司更名为“来远”“安远”“怀远”。
永乐“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鬻番货,依律治罪。”
顺治十八年“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乾隆二十四年关闭江、浙、闽三海关,由粤海关行商垄断对外商贸易事务。

材料二   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外交并不是我们现在社会中处于平等关系下的与别国的外交关系,而是清政府的被迫外交,中国的国门是被迫打开的,是在一次次战败后签订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中,开始了这种屈辱的外交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对华夷思想的反思,国家意识的萌发,中国近代外交思想在突破传统的基础上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从“夷务”到“洋务”词语的变化,洋务运动中洋务运动时期的“外须和戎”,从对外实行羁縻政策到“以夷制夷”政策的确定,无一不体现了传统外交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摘自张静《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对外政策的发展趋向,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关系的一系列变化。
2024-01-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晚清学者梁廷相在1844--1846年间著述的简介。据此可知该学者(     
著述简介
《合省国说》
《兰仑偶说》
记述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情况
《粤道贡国说》收录清初至道光年间,从海道到广州贸易和向清廷“入贡”的暹罗、荷兰、英国、葡萄牙等国与清廷来往国书、藩属入贡条例,以及清朝有关谕旨和地方官奏章
A.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借助西学推动政治变革
C.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D.具有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9 . 下表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统计。据此可知,此时期的中国(     
岁入
项目
道光二十九年(1849)光绪十七年(1891)
数目(库平两)占岁入比重位次数目(库平两)占岁入比重位次
地丁税3281334076.4%2366691126.39%
盐税498587111.62%71724308%
常关税470481410.98%25884132.58%
海关税1820677720.30%
厘金1631682118.20%
岁入总数4250420589684858
A.农耕文明优势愈加明显B.区域经济的差异扩大
C.国家转型面临一定困境D.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10 . 观察下表,与“鸦片战争大事记”相比,“奏折中的鸦片战争”反映了清朝(     
时间奏折中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大事记
1841年2月14日琦善:激战四时,剿杀夷逆汉奸六百。伊里布:不费一兵一卒,舟山收复。英军攻占沙角、大角,清军大败。英军受伤38人,无死亡。由于疾病严重,英军撤离舟山。
1841年3月12日杨芳:民心大定,军民鼓舞,可期无虞。英军摧毁广州城炮台400位。军营十余座,受伤8人。
1841年6月4日奕山:英夷指天指心,免冠作礼诚意求和,谅该夷性等犬羊,不值计较。奕山私自与英军达成协定,赔款600万,英军退离广州。

注:大臣奏折经过缩编,大事记整理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A.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B.君主乾纲独揽
C.有较强的军事实力D.官员腐败无能
2023-05-19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