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它国家的干涉。”材料所阐述的外交思想是我国与哪个国家交往首次提出
A.苏联B.印度C.缅甸D.印度尼西亚
2020-03-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据图1,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确立的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该原则的确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据图2,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3)据图3,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什么重要意义?
(4)据图4,尼克松访华对于中美两国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什么说中美关系的改善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材料二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


(5)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2020-02-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文中的原则应是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另起炉灶
4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
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边倒”
5 . 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A.“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6 . 自1956年11月开始,周恩来总理连续访问了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和锡兰等国。1960年又访问了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和蒙古6国。这表明
A.“一边倒”外交政策取得实效
B.美国调整了对华政策
C.新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D.外交政策的调整服务于国家建设
7 .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团结了更多的国家,让新中国摆脱了被孤立的状态,改变了周边国家对新中国政权的敌对立场。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解决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B.淡化了与周边国家的意识形态分歧
C.使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社会制度趋同
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8 . “这一原则让中国同‘冷战’中的美苏保持了距离;这一原则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的输出;这一原则写进了1954年宪法”。“这一原则”是指(       
A.不结盟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睦邻友好原则D.“一国两制”原则
9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以来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这一外交原则出台的历史背景有
①朝鲜停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②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缓步推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 . 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范围。同年,周恩来强调要根据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中国外交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中苏的这种分歧表明此时
A.中国开始质疑“一边倒”外交战略的正确性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C.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
D.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协调对外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