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内瓦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新中国代表团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的签订;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这些做法
A.表明了新中国制止新殖民主义的决心
B.是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
C.打破了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
D.有利于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周恩来说:“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这还是第一次。我们的任务是复杂的。但是举行这个会议本身,就意味着经过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性的增长。”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
C.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时间(7月17日)外交活动
上午10点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中午11点40分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1点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4点50分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3个月里,同11个国家建交,它们均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其中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国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亚洲国家中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朝鲜和越南民主共和国,随后是印度和缅甸。由于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国家,中国领导人从交往中得到的经验是不同的。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领导人是从与印度等国的交往中和从这类国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态度中,逐步获取经验并确定了新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中国与印度的协议中首先提出,绝非偶然,它揭示了中国领导人认识国家关系问题的内在逻辑。

材料三   当周恩来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多边外交舞台上时,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也必须被置于有关政策的中心位置。正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周恩来不仅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和法国维护殖民统治利益的企图,而且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了关于印度支那三国是“统一的整体”、不从老挝和柬埔寨撤军等主张和在临时分界线问题上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周恩来的努力明显地展现出新中国从朝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当他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也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历史的发展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最终形成。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中所述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中印协议中首先提出的目的何在?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周恩来某一天的行程安排,这些外交活动的内容表明当时他正在参加
时间(7月17日)外交活动
上午10点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中午11:40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1点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16:50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联合国大会D.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读下图,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表述准确的是
A.中国与①的外交谈判中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与②的交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③是首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成同盟的国家
D.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为解决④的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