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内瓦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B.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2021-01-1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材料中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不结盟运动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等主要是为了
时间外交活动
上午10点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中午11:40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1点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16:50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B.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C.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
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
2020-12-1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能力素质监测历史试题(英才班)
4 . 1954年《关于恢复印 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中提及:与会国保证尊重  、老(挝)、柬(埔寨) 三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对它们的内政不予任何干涉。题中 方框里的国家应是
A.越(南)B.印(度)C.中(国)D.印(尼)
5 .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提出如下建议:交战双方的一切武装力量在印度支那全境同时实行完全停火;停火期间停止从境外进入各种新的部队和军事人员以及各种武器和弹药。这次会议
A.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B.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C.打开了中日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D.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20-07-10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天府新区太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54年3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小标题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该期杂志“封面”反映的是
A.“北约”和“华约”全面对抗局面正式形成
B.《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订
C.广大亚非国家排除西方干扰,独立自主召开万隆会议
D.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即将召开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与英国订立的《天津条约》甚至规定,官方文件中禁止使用“夷”字。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就认为西方人与中国人本质上是一样的,西方人有知识、讲礼貌,正直,不应该称之为蛮夷。……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60年代之前一般称“夷务”,但此后则由“洋务”“西学”之类的褒义型概念替换了,这虽然有列强武力逼凌的因素,其中也透露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摘自齐廉允《“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的错位——中国传统外交观考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材料三   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

——李克强在英国智库的演讲《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1949年以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的外交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美国官员在新中国刚成立时对中国的评价
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美国官员对日内瓦会议上中国表现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万隆会议上中国表现的评价
2019-03-07更新 | 172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八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D.中国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了一场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与苏联正式建立同盟关系
D.推动印度支那问题解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