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发展、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赫鲁晓夫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

材料二1973年勃列日涅夫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秘密会议上阐述了苏联的“缓和”战略。他认为,“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勃列日涅夫之所以能够实施“缓和”战略的自身优势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苏联的“缓和”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目的实现了吗?说明理由。

(3)分析说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外战略政策的内在一致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018-06-09更新 | 6403次组卷 | 86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五)历史试卷
3 .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
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
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2018-06-01更新 | 37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7年5月苏联决定撤销25个中央部和1 13个加盟共和国的部,同时还决定将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这样企业就得与属于不同经济委员会的众多企业打交道,往往一个委员会就可以打乱整个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A.破立失调B.没有冲击旧体制C.不切实际D.片面发展重工业
2018-02-25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一中、山西省太原五中等五省六校(K12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8年,苏共中央计划三到五年内,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但在赫鲁晓夫的要求下,不到一年就完成了。结果,大多数集体农庄由于要花费大笔钱财购买机械设备,不得不取消或推迟许多计划内的项目;由于缺乏技术人员,许多拖拉机处于闲置状态,这项改革最终不了了之。由此可见,“拖拉机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A.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旧模式B.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C.操之过急,缺乏科学规划D.未能调动农民积极性
2018-02-25更新 | 412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二)历史试卷
6 . 观察下图(根据【美】格·格罗斯曼《苏联东欧问题》文中的有关数据编制),形成图中1971——1980年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理论指导
B.勃列日涅夫彻底放弃斯大林体制
C.领导人过分追求稳定,超于保守
D.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路失败’
2018-02-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苏联某学者在197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被调查的1064名大企业经理中,有80%认为,各级机关仍然像以前一样,侵犯企业权利;90%认为,企业权力太小,如面临一整排军官们指挥的士兵,当其中一个军官下达‘前进’的命令时,另一个军官却高城‘卧倒’……”材料所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
B.斯大林强调加快工业化建设速度
C.赫鲁晓夫推行鲁莽冒失的改革措施
D.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8 . 下边图表数据摘编自《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其体制分析》,据图表可知,苏联在近半个世纪中
1929~1940年1951~1970年
基本建设投资年均增长率19.9%9.7%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14.4%8.7%
1966~1975年
物质消耗年均增长率8%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6.7%

A.国民收入不断下降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斯大林时期综合国力最强
D.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占主流
2018-02-07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刮起了他最终难以控制、不可驾驭的强大的改革狂风。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最后,他成了旧秩序的危险,新秩序的障碍。”该学者评价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10 . 苏联历史上某时期,苏共中央在三年内先后通过了以下决定:《关于改善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社会主义国有生产企业条例》《关于进一步改进国民经济贷款和核算的措施以及提高贷款在生产中的刺激作用的决定》《关于国营农场和其他国有农业企业转入完全的经济核算制的决定》这些决定的通过旨在
A.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B.奠定工业化的经济基础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推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