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5 道试题
1 . 赫鲁晓夫执政后,从1956年起,改变了过去集体农庄只能在年终发放报酬的办法,改为每月发给农民一定的款项。从1957年起,农庄开始逐步取消实物报酬的形式并推行货币形式的报酬,到1960年,货币在苏联农庄庄员报酬中的比重已提高到62%。这说明改革
A.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B.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
C.改变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打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苏联实现了有效的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有效地集中有限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严重抑制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刘玮换《浅谈斯大林模式》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虽然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重建家园,但战争的胜利却向苏共高层证明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正确性,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则又强化了这种体制。至赫鲁晓夫时虽然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但在改革中却一只脚迈向了民主,另一只脚又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而勃列日涅夫一边进行积极的经济改革,一边不断加强党政集中领导制、干部领导终身任职制等,个人集权和特权思想逐渐泛滥。至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2023·江苏·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苏共中央九月全会后,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个人副业的措施,主要包括:先降低庄员、职工向国家义务交售的定额,最后废除针对个人副业的义务交售制度。使个人副业的税率降低80%,等等。有人称之为一种使私人生产受益的“新经济政策”。1958年,苏联农业丰收。在苏共中央十二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在短期内克服了农业生产的落后状态”。“在经济方面最强大的集体农庄目前就已经能够满足集体农庄庄员个人对马铃薯、蔬菜,甚至是牛奶的需要。个人副业“将逐渐失去它的意义”。此后,逐步禁止城市公民个人饲养牲畜。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各级供销合作社大力宣传并帮助社队逐步组织起各项副业生产。江苏淮安农村供销合作社为配合农村的合作化高潮,从南通等地引进优食兔种,发放各地饲养;洪泽县成为江苏省长毛兔的基地县。就水果生产来说,广东省采取发放预购定金的办法解决农户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从1951年开始即组织农业技术队伍深入产区举办现场水果防治病虫害等技术训练班。1956-1958年,除每年安排水果生产专项化肥1万吨以外,省供销社还临时增拨化肥1580吨。各农村基层社一般设有综合收购门市部,除在门市部坐店收购外,还采取开物资交流会约时定点摆货摊、走村串寨、送货下乡、送货上门和利用代购代销员等方式进行收购,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问题。

——摘编自李攀《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改革个人副业管理制度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述20世纪50年代我国供销合作社扶持农村副业生产的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赫鲁晓夫上台后,许多集体农庄“人们的劳动态度完全变了样,以前生产队长必须一个个的劝人们到田间或者谷场区劳动,而现在则操另一种心:怎样想出一些工作来好让人们有活干”。这一现象(     
A.体现“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B.得益于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
C.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局面D.是对农业集体化的根本调整
2024-02-29更新 | 25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零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中农业宣传海报上的外文意思是“玉米,适合于每一头小牛”。该海报反映了(     
   
A.新经济政策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苏俄农民建设农业强国的坚定信念
C.苏联党和政府解决粮食问题的方略D.苏联领导人推进农业集体化的决心
2023-06-21更新 | 341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3届高三考前定位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1955年起,(苏联)政府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1958年6月,政府还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这些举措
A.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
B.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019-05-18更新 | 1770次组卷 | 27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7 . 赫鲁晓夫认识到了“经济管理方面过分集中”的弊端,但他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是计划经济”坚信不疑。勃列日涅夫则重申“计划工作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领导的中心环节和核心”。据此可知,苏联的改革(     
A.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B.打破原本的个人崇拜
C.受到传统模式的束缚D.激化国内的社会矛盾
2023-03-20更新 | 277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8 . 下表是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表中数据反映出
A.苏联经济改革略有成效B.苏联工业化得以实现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新经济体制效果显著
2021-05-24更新 | 594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5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赫鲁晓夫改革期间部分年份粮食产量表。

以上数据说明苏联(     
A.农业仍以粗放式经营方式为主B.气候环境决定粮食产量
C.农业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D.农业改革没有任何成效
2023-05-06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大肆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那一幕。这表明
A.赫鲁晓夫的改革摇摆不定B.苏联仍然未摆脱个人崇拜
C.批判斯大林崇拜不得人心D.斯大林模式仍有社会基础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