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西川,西康,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领土非经国民大会议决,不得变更。”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反映国民政府有收复东北等失地的决心
B.从侧面反映当时国民政府对《马关条约》的态度
C.表明国民政府要维持国家领土完整,争取抗战胜利
D.国民大会是当时名义上全国最高立法机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上,人人都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形象,走近孔子、理解孔子,上 述图片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除此之外,孔子的形象纷繁复杂:战国孟子的兼济天下、民贵君轻的孔子;西汉董仲舒的尊奉君主、上感天机的空子;宋朝理学家的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的孔子;明朝心学家的知行合一、灭心中贼的孔子;近代康有为的大同主义的孔子;李大钊的历代专制之护符的孔子;鲁迅设想孔子因到处奔波,饮食 不定,还要生许多人的气,八成会害胃病……
从图片或文字材料中,任选一种孔子形象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成理。)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比较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提取两幅图所反映出的历史变迁的信息。
(2)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对材料二中的“变动”与“不变”的内涵加以解读。
2016-11-27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安溪县第八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起来
C.南朝政府仍推行重农政策D.重视兴修水利农业产量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武昌起义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申报》有如下报道:“……昨晚得武昌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12和13两日《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A.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B.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C.《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6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工业总产值一直居于世界首位
B.18世纪中国近代工业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C.中国工业化程度呈逐步降低趋势
D.19世纪中国与西方工业化水平逐步拉大

7 . 阅读下列材料:

观点有学者提出,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说,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两千多年全都一样,并无变化。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武帝时杜周为廷尉,“善候司。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有人责怪他“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据《汉书》卷六十《杜周传》

材料三唐太宗对宰相房玄龄等说:“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据《贞观政要》卷二

从三则材料中选取两则可以论证题中观点的材料,并通过对材料的解读论证题中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史实推论
A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仅仅两周就传遍德国,四周后各种译文传遍欧洲。印刷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B二十年间,因欠青苗至卖田宅,雇妻卖女,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青苗法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C该衙门(总理衙门)之设也,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总汇。总理衙门只管外交事务
D《大日本帝国宪法》:“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始终掌握着最高权力
A.AB.BC.CD.D
9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13.4%
1921~1926年-4.5%
1927~1936年8.7%
1937~1945年-2.45%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C.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