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1 道试题
1 .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1946年,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________等五项协议。
(2)国民党________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
2 . 重庆谈判
(1)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________。中共决定接受邀请,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毛泽东、周恩来、________等乘专机抵达重庆。
(2)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3 .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
(1)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2)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力争建立一个________的国家;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________的方针。
4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
(1)过渡时期中,我国成功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________道路。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________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2)到1957年,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多数________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________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2021-08-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5 .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________,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21-08-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6 . 出席亚非会议
(1)1955年,亚非会议在________举行。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2)中国提出并坚持“________”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中国代表团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________关系创造了条件。
2021-08-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7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953年,中印两国政府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周恩来代表中国首次提出,两国应根据互相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解决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
(2)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周恩来在同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确认了这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________的广泛承认。
2021-08-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8 . 参加日内瓦会议
(1)1954年,日内瓦会议开幕,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________的重要会议。
(2)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________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主持正义、维护________的形象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所起的积极作用。
2021-08-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9 .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1)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乘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________,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2)为了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________,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________”。
(3)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2021-08-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________、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________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