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25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国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D.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分别是战国时期中国的《法经》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结构与内容归纳表

内容说明
《盗》“盗”是指窃取财货
《贼》“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
《网》“网”即“断狱”,是审断罪案的法律
《捕》“捕”即“捕亡”,是有关追捕逃亡的法律
《杂》“杂”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
《具》“具”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标题主要内容备注
第三表:执行有关裁决执行的规定主要是有关债务的执行
第四表:家长权有关家内身份的规定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出现了“现金借赁”“要式买卖”等契约
第七表:土地和房屋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律
第八表:私犯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但以刑罚制裁的共有10条,其余作民事处罚
第十条:宗教法有关丧葬方面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
第十二条:后五表的补充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的规定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论)

2018-09-07更新 | 355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某一条约“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签订该条约的战争
A.使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导致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C.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D.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018-09-03更新 | 241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考证,秦汉时期维持一日两餐生活,上午用餐大致在9点左右,下午用餐则在15点左右。直到汉末,曹操享用“一日三餐”都是尊荣。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甚至四餐。据此可知汉代以后
A.古人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
B.农民普遍贫困现象愈演愈烈
C.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
D.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更为丰富
2018-07-27更新 | 239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战以后,英国的和平主义思想严重,许多人对战争造成的巨大苦难刻骨铭心,希望和平永久保留,反对一切战争。但纳粹党在德国掌权后,战争的阴云正在聚集,英国是否要重整军务、防范侵略?这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大多数政治家此时坚持和平主义立场,他们虽然反对纳粹的黩武政策,却希望用经济手投来安慰希特勒,因此,反对重整军务。对于时局的变化,保守党从1935年起开始进行有限度的重整军备。尽管保守党重整军备是半心半意的,其政策重心是经济主义,但这些半心半意的的军备措施仍然发挥了作用,在二战初期帮助英国度过了难关。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英国备战“半心半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绥靖主义的影响。
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工业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清时期,“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年份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
189315.681.82.6
191039.814.418.8
192040.139.420.5

——资料: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材料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设想的合理性。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当今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德国自由党成立时,曾要求成立一个“帝国责任内阁”,1884年4月5日联邦议会按照俾斯麦的意见通过决议反对这项要求,决议说:“在德意志帝国境内成立责任内阁制只能削弱各联邦成员目前在联邦议会行使的、由条约给以其保障的权力。”据此可知,当时的德国
A.政党政治发展十分完善B.联邦议会掌握国家实权
C.民主制度有其传统色彩D.内阁首相控制联邦议会
9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A.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D.洋务运动的诱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道光《苏州府志》卷一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推动人口流动
B.聚居是城镇化进程的动因
C.政府放宽人口迁徙限制
D.苏州府官员理念开放宽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