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7世纪以后,号称“苏湖熟,天下足”的江浙地区因“地利树桑,人多习蚕务者”成为北方商品粮的主要输入地,闽广等地也因弃稻种植经济农作物,造成粮食供应紧张。另一方面至18世纪也因此促成如苏州等城市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非农业人口比重的提高抑制了消费市场的扩大
B.民间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明清时期农业的衰退
C.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阻碍明清长途贸易的发展
D.明清经济的发展是人口压力下的一种经济变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如何使我们的有死亡的生命具有不朽价值”的哲学命题。他的哲学探索
A.为科学产生奠定理论基础B.充满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考
C.批判当时雅典的公民政治D.使他成为百科全书式人物
3 . 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下图为。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
A.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B.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解释是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摘编自陈永康《13次新中国三军大阅兵》等


阅读材料,提取两次阅兵相互关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做出历史解释。(要求:解释须有明确主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代以来,民间相传豆腐是南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块豆腐作坊石刻(如下图),其中表现了浸豆、磨豆、过滤、点浆和镇压成形等生产上序。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民间传说史学价值得到验证B.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得到实证
C.豆制品在汉代民间基本普及D.石刻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
6 . 宋代规定地方刑事案件须在一个月内审结,但对地方民事诉讼有“务限法”,即地方司法机构以每年二月初一到九月三十日为“务限”,停止审理民间的上诉案件,至每年十月初一“开务”后,始行受理。这一举措意在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保证农时不妨农务
C.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确保地方司法公平
7 . 1935至193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连续宣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煤炭矿工工资和工时法》《纽约州妇女最低工资法》等法律违宪;对此,罗斯福抱怨说:“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好比三匹马拉动的一辆马车……现如今,其中的两匹马在协力前行,但第三匹马却拒绝跟进!”据此可知
A.罗斯福企图扩大政府行政职权B.美国社会对工人运动严重恐慌
C.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有效遏制D.三权分立原则面临着制度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19世纪初英国选邑(即选区)情况简表,表格中所示的这种现象可表明英国
人口数 选邑
100~200人 40~50个
50~100人 14个
20~50人 20个
10~19人 4个
5人 1个
无人 2个

A.议会改革迫在眉睫B.工业革命发展受阻
C.君主立宪制度完善D.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9 . 宋代,与“市”制相适应的“城郭”和“乡村”的分工结构崩溃,这不但使原有城市市区面积扩大,而且还催生了新型商业城市,城市供需的中心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网密度进一步增加。这说明宋代
A.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升B.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商品化相辅相成
C.城乡一体化局面逐渐形成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格局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就私人下水道,古罗马裁判官规定:授权人们为了清扫下水道而进入邻人的房子并拆开地...工人要把因修理下水道的需要而拆除的物恢复原状,为此,他要订立潜在损害的要式口约,承诺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但如果碰到蛮不讲理的邻人,这个令状即“禁止邻人使用暴力,不让下水道得到清扫和修理”。据此可知该罗马法令
A.保护私有之财产B.注重司法程序
C.偏重书面契约精神D.重视公共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