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9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起初多为列强强迫清政府所开,因此又被称为“条约口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开始自开商埠,一种新型的通商口岸由此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李鸿章曾就《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甲午战败后,伍廷芳认为,中国不如主动打开国门,像日本那样全境开放,无论大小各国皆于通商,……应是“利多弊少”。

材料二

“……使皆由中国自辟商埠,则此疆彼界虽欲尺寸侵越而不能。今通商之地日益多,占地之谋日益甚,非自辟华市以清其限制,则官司隔膜无可稽查……大兴商埠,则商贾通而民不为病,厘捐撤而国不患民贫。”

﹣﹣维新志士陈炽《大兴商埠说》

材料三

1898年4月,清总理衙门相继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布“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著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通商开埠”认识的变化轨迹。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国人主张“自开商埠”的原因。
(3)据材料二、三,概括维新志士与清廷主张“自开商埠”的相同意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与“条约口岸”本质上有何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的发展历程。
2 . 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见下图),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的习俗
A.巩固了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
B.弘扬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伦理道德
C.消除了贵族间的政治矛盾
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阶级矛盾
2014-08-29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安庆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3 . 图是二战后德国分裂示意图。观察该图,对当时国际形势理解正确的是
A.德国分裂,美苏冷战开始
B.欧洲阴云密布,冷热战交替
C.美苏关系破裂,在全球相互对抗
D.德国被多国占领,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2014-06-09更新 | 7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1月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联考文科历史试卷
4 . 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5 . 陶片放逐法的创立者为(       
A.梭伦B.庇西特拉图C.克利斯提尼D.伯利克里
2012-03-21更新 | 10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省马鞍山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右图是某杂志的封面,封面题字为“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辛亥革命爆发
B.开展国民大革命运动
C.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
D.解放战争爆发
7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伯利克里虽然出身贵族,但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利克里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终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概括伯利克里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材料二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古希腊
秦朝
政治体制


决策机构或决策者



合理性




材料三: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近代英国和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和美国政体在国家元首地位、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两方面有何区别?
(4)英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帝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请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012-07-09更新 | 6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红星、安工大附高二下学期期中考理科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图是二战后某一国际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场景,该组织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②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反对美苏霸权主义④冲击了两极格局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②③
2011-04-11更新 | 6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卷
9 . 美国《华盛顿邮报》对图的评论称,要飞的蛋蛋在对待世界时,美 国应当学习“哥白尼精神”。这里的“哥白尼精神”反映出美国
A.力图维护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
B.与日本结盟,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C.学习哥白尼,打破多极化格局
D.遏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2011-04-18更新 | 4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