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不仅仅是罗马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一个胜利,更是罗马历史转折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当我们不仅仅是用阶级分析方法去看待这部法典时,当我们跳出法典的具体内容局限而把它放大在整个文明史过程中进行考察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一事件所蕴含着的巨大历史价值和意义。在此,该学者强调
A.用阶级分析方法审视历史B.用文明史观认识历史价值
C.法律应当维护平民的利益D.罗马法律对后世影响深远
2016-09-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山东省潍坊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2 . 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训蒙读物,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 ……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 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年版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东西方时代特征。
(3)据材料三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到1783年,美国有11个州共发行了24636万多美元的纸币,由于没有足够的硬币与物资保证,最后几乎一文不值。1784年,大约370万英镑的货物输入美国,而美国输出品价值仅75万英镑。由于可信用的货币稀缺,某些地方又恢复了原始的以货易货方式。美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生政权缺少经济管理经验
B.中央政府缺乏管理经济的强制权力
C.对外贸易交往中竞争力较差
D.州与州之间缺乏经济交往的协调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