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批判矛头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指向
A.腐朽的宋明理学
B.拜金逐利的风气
C.反动的君主政体
D.董仲舒的新儒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下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行云流水,飘逸易识
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
C.随意挥洒,任情纵性
D.笔画圆匀,庄严厚重
2019-05-24更新 | 32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研读欣赏下面马丁•路德肖像画。该画创作于1521年,与画家先前的作相比,画中路德的姿态从正面变成了侧面,发型不再是典型的僧侣头,而是戴起了一顶博士帽。该肖像画佐证了

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宗教改革揭开序幕
C.浪漫主义美术出现
D.路德思想走向民众
4 . 宗教改革运动是发生在16世纪的德意志,迅速席卷西欧的一场社会思想政治运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法国启蒙思想家在一本著作中写道:“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让渡给他的同样的权利,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这本著作是
A.《哲学通信》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纯粹理性批判》
2019-01-3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2018年10月30日,著名作家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岁。金庸先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在于,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世界文学史上与其风格类似的是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下列关于唐朝诗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王昌龄的诗歌体现了宁静平和的自然之趣
B.李白的诗体现了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C.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白居易的诗关心民间疾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古代某位书法家为纪念抗击叛军牺牲的兄弟和侄子,起草祭文时感情激昂悲愤,“气粗而字险”“气郁而字敛”,墨妙通神,情切意真。下列符合此文意的书法作品是(     
A.B.
C.D.

10 .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实现“民生幸福”,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什么主张?后来进行了怎样的“创新”?试分析其“创新”有何现实意义。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2018-11-14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