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该政策需要与哪一制度配套执行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内阁制
2020-04-02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
3 . 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宗法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
C.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 . 有学者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我国“行省市制度”最早在哪个朝代确立?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 . 北宋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
A.中书门下
B.通判
C.平章政事
D.六科给事中
7 . 文王世子之制,是指周文王在位之时便指定周武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当时这种制度还处在初创时期,其后,这种世子制度逐渐成为成文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也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B.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
C.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在唐代,皇帝的出令都受到明确的规制。制敕由中书省负责,皇帝不能径自制敕。中书省若认为‘词头’(即皇帝的诏书要点)不妥,可以封还,要求另发‘词头’。中书省草拟制敕以后,交门下省复核。门下省如果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没有中书出书、门下复核,皇帝是不能发布合法诏敕的。”关于古代这种国家机构的设置产生的效应,下列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各部门之间互相牵制与制衡,导致了行政效率降低
B.各部门分工合作,有利于责任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C.中书、门下省的设立,对皇权有一定的制衡作用
D.各部门权力分散,实质上有利于皇权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在这里,“自然的方法”指的是
A.世袭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官僚制
2018-09-11更新 | 4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10 .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职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割宰相的军权B.制约皇权
C.分割宰相的财政权D.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