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夏商之时,乐在当时是排在首位礼是排在从属的位置。到了周代,形成了以礼为首。这一变化凸显出西周的教育
A.以平民教育为主要形式
B.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
C.以规范奴隶行为为核心
D.以维护宗法制度为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门下省主掌出纳帝命,审议、驳正中书省之奏议表章。凡中书省草拟的诏令要先送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退还中书省重拟,当时称作“封还”或“涂归”。此外,尚书省等各官署送呈的奏章,也由门下省先行审议驳正,门下省将审核意见提供给皇帝参考。由此可见唐代门下省
A.在中央处于枢纽地位B.具有监察职能
C.是中央的执行机构D.制约了皇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左传》记载,卫国人仲叔于奚立下大功,拒绝国君分封城邑,而请求获赐只有诸侯才能用的繁缨。孔子对此评论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这主要表明了
A.孔子的正名主张得以实施B.诸侯可在本国再分封
C.卫国的专制君权面临冲击D.礼乐制度已趋于崩溃
4 . 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
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2016-11-27更新 | 449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
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7 . 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2016-11-27更新 | 651次组卷 | 95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回答“功成名就”,有的人回答“子孙满堂”。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主要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2016-11-21更新 | 334次组卷 | 48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016-09-27更新 | 363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自唐初至武后时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玄宗开始,改派宦官监军,一方面派宦官担任出征军队的都监,一方面在各藩镇设置监军使,以监护将帅,控制军队。这一变化反映了
A.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B.军事指挥系统的紊乱C.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D.中央权势集团的消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