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3 道试题
1 .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由察举和学校开始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的占1.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这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
A.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B.选官权力逐渐走向集权化
C.士族政治固化了社会阶层流动D.科举制度的端倪开始出现
2022-05-13更新 | 113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七)历史试题【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时期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控制了决策权B.中央集权体制的加强
C.三省六部逐渐被废止D.中枢权力机制的调整
2022-05-10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十)
3 . 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
A.诸侯王国势力与中央抗衡B.州部刺史体制的设立
C.士族门阀政治的端倪D.察举制度的实施
2022-05-09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四)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朝对所有官吏的任用都实行一定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回避制度。从回避内容来说,可分为亲族回避、籍贯回避和职务回避三种。从回避的职官来说,可分为京官、地方官和一些特殊地位的官。一般来说,所有官吏都实行亲族回避,地方官吏实行亲族和地区的双重回避。一些重要的官吏则另有特殊要求的职务回避。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监察官回避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明朝监察官回避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表为唐代御史弹劾制度的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时间概况
唐初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于大夫,大事则方幅奏之,小事则署名。
武则天时期监察御史萧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有贪赃行为,苏味道被贬官。御史大夫李承嘉厉声指责日:“公等奏事应报承嘉知,不然,无妄闻也。”诸御史根本不予理睬,弹劾仍“悉不禀之。”
唐德宗时期御史得专弹劾,不复关白于中丞、大夫。
A.御史逐渐控制朝政决策权B.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C.政治决策运行具有随意性D.御史成为依附皇权的工具
2022-05-07更新 | 30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是这样评价汉唐政治的:“唐代政府和汉代政府之不同,若以现在的话来说,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主要说明了
A.从汉到唐政治制度的重大进步B.汉唐两朝的政治制度各有特色
C.汉唐两代皇权大小是不相同的D.“九卿与六部”均隶属于宰相
2022-05-05更新 | 25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元之际,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总结:“旧制虽有市舶司,多州郡兼领;元丰中,始令转运使兼提举,而州郡不复预矣;后专置提举,而转运亦不复预矣。”宋代市舶司地位的变化(       
A.顺应了国家治理需要B.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C.重构了地方行政制度D.扩大了海外贸易范围
2022-04-24更新 | 462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汉初年,仿照先秦古制分封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和先秦时的诸侯王一样自用纪年,比如楚元王刘交“即位二十三年卒,子夷王郢立。夷王四年卒,子王戊立”,楚元王二十三年就是文帝元年,夷王四年是文帝五年。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B.主流思想变迁影响政局
C.西汉集权制度有待加强D.西汉注重借鉴历史传统
2022-04-24更新 | 64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构建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表格,完成问题。

皇帝机构设置备注唐太宗无任用了一批学士作为自己的政务顾问高宗北门学士负责辅佐皇帝处理部分国家政事,以分宰相之权玄宗翰林院起初取代中书省的部分职权,后来取代部分宰相权力,成为皇帝身边的决策中枢,贞元以后,人们有的称翰林学士为“内相”


评析材料中的备注信息(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语言表述清晰。)
2022-04-2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在线(班内复习)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实行的是“身份内婚姻”和“等级内婚姻”。但是到了唐朝中期,“文章、人物、门第”成为了士人仕宦、婚姻的标准。这种变化体现了(       
A.科举制对婚姻观的影响B.世家大族势力受到重创
C.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倾向D.唐朝婚姻走向自由平等
2022-04-20更新 | 38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