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4 道试题
1 .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变化
A.标志着“家天下”局面的开始B.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
C.利于维护王权权威和政治稳定D.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早年曾流亡各国寻求庇护,在重耳及其随从造访一系列同姓诸侯国时,各国卿士均特地强调晋国祖先与这些同姓诸侯国的祖先在家族谱系中的地位关系。这一现象表明春秋时期
A.贵族政治等级森严B.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C.官僚政治倍受重视D.分封秩序受到冲击
3 . 西周金文资料康簋铭文提供了有关西周井田制和在宗法关系之下以井田分封子弟的重要资料。《礼记礼运》篇说“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这说明了
A.礼乐制促成生活等级化B.宗法制是井田制的基础
C.分封制具有绝对稳定性D.君统与宗统统治相结合
2022-04-15更新 | 290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2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重要礼节和重大典礼,都要在祭祀祖先的宗庙举行;各国君主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举措,都要到宗庙向祖宗报告和请示。这反映了
A.迷信对政治的影响增强B.宗法制度维护诸侯统治C.西周传统仍在影响政治D.君主专制源自祖先崇拜
5 . 商王仲丁去世后,商朝连续发生了争夺王位的斗争导致王朝衰落。而周朝在王位继承方面却相对稳定,这主要得益于
A.禅让制B.礼乐制C.宗法制D.井田制
6 . 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6283次组卷 | 4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福建土楼在设计上遵循“三堂两横”,即下堂(门厅),中堂(祭祀及客厅)和后堂(尊长住所),同一楼层根据“长幼有序”安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宗法理念B.维护封建秩序
C.反映人本主义D.加强地方管理
10 . 有学者指出,从儒家所预设的社会政治发展模式来看,嫡长制虽是“家天下”的传子之法,但却是通往“官天下”的现实起点。该学者意在说明嫡长制
A.确立了王位继承的基本原则B.反映了儒家家族本位的伦理
C.体现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D.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