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图1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2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A.嫡长子继承制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C.“国”与“家”结合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019-01-30更新 | 78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2 .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C.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风俗。江西乐安流坑村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族组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祠堂祭祀习俗和历史文化遗迹。追根溯源,上述现象与下列哪种制度中有密切关系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3.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4.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5.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2018-11-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盂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西周时期鲁国的世系图,其中横线表示传子,竖线表示传弟,箭头表示弑杀争位,数字表示嗣位顺序。这最能表明当时的鲁国
A.未能遵循周代继承原则B.实行了王位世袭的制度
C.存在违背宗法制的现象D.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
5 . 下图是古代木板年画——《子孙万代童子图》,图中孩子个个聪明伶俐,讨人喜爱。该年画体现了古代中国哪一观念?
A.重男轻女
B.多子多福
C.安土重迁
D.返朴归真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该图反映的是西周的
A.内外服制度
B.宗法制度
C.郡县制度
D.礼乐制度
7 . 观察下图,你所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此图反映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②该制度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③该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④该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和继承制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