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秦与齐并称东、西帝的提议。”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天下共主的时代已来临B.普天之下,莫非王士
C.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D.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
2 .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常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在齐国
A.分封制度已遭到破坏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打破了等级尊卑观念D.废除了贵族特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如图器物可以佐证的是
A.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B.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C.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
D.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4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此处“封建”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17-11-10更新 | 187次组卷 | 18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阿权贵,却可以“为知己者死”。但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渐失,他们依傍古人,拘泥经典,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正统化
B.小农经济的发展
C.专制制度的加强
D.科举制度的僵化
6 . “烽火戏诸侯”与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A.世袭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礼乐制
7 .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四年建侯卫”“六年制作礼乐”解读正确的
A.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郡国制
B.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
C.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用来代替分封制
D.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2016-11-18更新 | 971次组卷 | 20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