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王)。”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2017-10-02更新 | 182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2 . 2011年3月28日,新国博展牌把“司(sī)母戊鼎”改名“后(hòu)母戊鼎”。“司母戊鼎”的命名,应是郭沫若先生所为,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祭祀祖先的传统起源于
A.内外服制度B.宗法制度C.分封制D.礼乐制度
3 . 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
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
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2016-11-27更新 | 245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说:“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下列各项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禅让制B.井田制C.嫡长子继承制D.郡县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