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唐太宗时,提出了“山川形便”的道制区划理念,注重自然地理的交通便利;到了宋朝,太宗确立了“土地形势”的路制区划理念,有意识地使路辖区跨越山河,互相渗透。这一变化有助于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C.消除地方割据隐患D.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 . 转运使司在宋初设置时只是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司机构,“专主粮饷”,供应军队。到南宋后期转运使司的属官有“主管文字”“斡办公事“准备差遣”“帐斡”等,属官之下配备人吏如勾押官、前行、后行等。这一变化
A.促使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说明了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标志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熟D.反映出中央集权继续强化
2021-10-24更新 | 542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资治通鉴》记载:唐“边帅……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最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另设掌钱粮的度支使、管屯田的营田使,防区内的政事由刺史掌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
A.成为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导致了地方权力过度膨胀D.说明了唐地方官制得到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