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古代中国某时期将全国划为若干监察区域,每个区域秋天派名官员,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地方政治。该官员是
A.刺史
B.监御史
C.御史大夫
D.提点刑狱司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募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
A.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
2018-09-29更新 | 156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创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2018-09-22更新 | 2280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包拯在《请复御史里行》中说:“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这表明包拯
A.强调科举选才标准
B.重视监察官员素质
C.痛斥官员贪腐行为
D.注重维护朝廷法纪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某机构的职责是“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及一应不公不情等事”,为“天下耳目风纪词”。该机构可能是
A.中书省B.枢密院C.宣政院D.都察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
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
B.降低了行政效率
C.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
D.限制了皇权滥用
2018-04-13更新 | 621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该官员属于
A.十三州刺史
B.御史大夫
C.参知政事
D.三司使
2018-01-05更新 | 323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西汉政府这一措施的口的是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约束官员滥用权力
C.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2017-12-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评(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