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2022·重庆·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西汉初期,西汉统治者在西北边疆地区设置北地郡、陇西郡,以郡县制管辖西北边疆地区。除了设置专门郡县进行治理之外,统治者还采取封赏制,封赏有功之人和归义游牧民族人员。这些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B.旨在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C.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保证了边疆地区的政局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所示,汉武帝在公元前119年,迁徙数十万贫民到新秦中地区垦荒,不但恢复了秦始皇时期的农业开垦规模,还把农牧区分界推进到有史以来最北线。这一政策有利于

A.强化中央对边疆的控制B.抑制土地兼并
C.扩大西汉王朝统治区域D.“推恩令”的推行
2022-05-14更新 | 47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嫡长子继承制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汉代诸侯王仍然实行嫡长子继承,但是汉律却只允许嫡子也就是正妻之子为嗣。如果正妻无子,则除国为郡,庶子再多也不能继承。据此可知
A.汉代比较严格的执行宗法制度B.诸侯的势力进一步受到削弱
C.宗法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2022-05-13更新 | 32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汉初年,仿照先秦古制分封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和先秦时的诸侯王一样自用纪年,比如楚元王刘交“即位二十三年卒,子夷王郢立。夷王四年卒,子王戊立”,楚元王二十三年就是文帝元年,夷王四年是文帝五年。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B.主流思想变迁影响政局
C.西汉集权制度有待加强D.西汉注重借鉴历史传统
2022-04-24更新 | 64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铜鼓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非实验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武帝在元狩四年向陇西、北地、会稽等五郡大规模移民后,又下诏说:“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并且说假如饥民“欲留”在当地居住,则准许他们“留处”。这说明当时
A.江南经济发展迅速B.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沿袭汉初休养生息
2022-03-07更新 | 45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曹魏景元四年,蜀汉后主刘禅面对司马氏强大的军事压力,主动献降。司马氏将蜀汉的军政实力派人物和有声望的士人,一律迁往中原。据《华阳国志●大同志》记载,随后主刘禅迁往北方的就有三万家之多。“蜀人北迁”这一-做法旨在
A.促进民族融合B.发展北方经济
C.重构中原秩序D.瓦解地方势力
7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汉制郡县长官,例频避用本郡本县人。如是则中央政府既是绝对的代表全国性的,而地方政府却又竭力避免其陷于地方性。这样才可使大-统的局面,永远维持。”可见,汉代实行官员回避制度
A.加强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D.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
8 . 汉代郡县长官可以任命下级官员,职权重,县令升到郡守即位同九卿,地方人事变动往往不大。唐代改郡县为州县,官员任免权归吏部,地方官员层级大量增加,升迁变动大。由此可知
A.地方割据问题严重B.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监察体系臻于完善
2022-01-26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书·武帝纪)记载,元鼎三年(前114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这次迁徙是将其东移约三百里上下。《汉书·文三王传》记载,汉廷徙代国于清河之后,恒山以西统统纳入汉廷直辖之下。其主要用意是
A.根除割据势力B.强化中央集权C.削减诸侯封地D.完善区划设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汉时期,吴地“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予平贾”,即官府按照“平贾”(官府评定的市场价格)付给服更役者工钱,以吸引中央辖区农民流入此地。这表明当时
A.南方经济相对发达B.盐铁官营得到贯彻
C.地方割据隐患加剧D.自由迁徙受到推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