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汉地方长官称为“牧、守、令”即“主人”的意思,宋代地方长官为知府知州。“知”是代理,名义上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这一变化说明:
A.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形成
B.中央对地方管辖和监督加强
C.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D.地方割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2 . 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地方实权的扩大
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
3 .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2017-10-19更新 | 476次组卷 | 4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列制度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的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三司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封国势力对朝廷构成威胁B.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C.节度使发展成为割据势力D.地方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大权
6 . 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2016-11-27更新 | 365次组卷 | 3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是对古代吏治腐败以钱买官现象的揭露。这句话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8 . 宋太祖时,各府、州公事,必须长官和通判“签议连书,方得下行”,北宋真宗以后通判“佐州郡之治,入则贰政,出则按县”。这一变化说明(       
A.中央集权逐渐弱化B.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通判权力有所提升D.地方受到严密监控
9 . 北宋诗人苏舜钦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之,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A.冗官B.冗兵C.积贫D.积弱
2016-11-21更新 | 582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
10 . 北宋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
C.兵越多,战斗力越强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