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2018-05-18更新 | 211次组卷 | 55卷引用:【区级联考】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与台湾共存亡。这种悲壮情景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D.“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后
2018-03-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记载,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材料表明义和团
A.随斗争形势需要从使用到排斥外来文明
B.放弃“扶清灭洋”的初衷
C.认清了清政府本质而转移斗争主要矛头
D.对清政府并未放松警惕
5 . “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清末小商贩说的这种情景是因为签订了
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
6 . 1901年,《辛丑条约》赔款规定:清政府赔款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1902-1938年这37年间,中国清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支付的赔款数额共5.76多亿两,约占应付总数的58%。中国政府能坚持赔款主要是因为
A.中国近代政府讲信用B.中国近代政府为了获得列强认可为合法政府
C.中国近代经济不断发展D.《辛丑条约》遵循了公正的国际法原则
7 .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使得“亡国灭种”成为当时的核心话题之一。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话语是其中的主导性话语之一。据此可知
A.唯物主义史学家成为史学界主角
B.历史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历史教材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门户开放“只是一项原则宣言,美国既不打、也没有力量强制推行。但奇怪的是,在宣布这项政策后,其他各国瓜分中国的趋势确实缓和了下来,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扶持到绞杀
B.美国的军事威慑迫使各国让步
C.列强希望清政府平稳的推行改革
D.列强在华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2018-01-11更新 | 1706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应届)历史试题
9 . 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A.兴起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C.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
D.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2018-01-01更新 | 562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棠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图示法和列表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某班学生以此为课题分组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

材料一甲组同学绘制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示意图”

(1)根据所学知识,在图3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材料二乙组同学制作了《1840—1900年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简表》

战争名称时间签订的条约战争的主要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D
E1894—1895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F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二表格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即尊敬阶段、,轻视阶段、乐善好施阶段、赞赏阶段、清醒阶段、敌对阶段。丙组同学参考了以上结论,绘制了“近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阶段示意图”(图4)

(3)在材料三所述的六个阶段名称中,选取两个恰当的、与图4时间轴上的时间段相对应的名称,填入G、H两处,同时为I阶段取一个与史实相符的名称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