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2 道试题
1 .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说道:“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无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之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该言论可以用来佐证义和团运动(     
A.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B.彻底阻止了列强的对华侵略
C.呈现出明显的盲目排外思想D.彰显出反帝爱国的民族精神
2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885年,中法战争法军战败,法国内阁因此倒台,中法签订《越南条款》。同年,台湾建省法国丧失了对越南的控制权,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B1891年至1895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标志戊戌维新运动进入高潮
C1895年,《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制造,清政府不得不放开民间办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增多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D1901年,清末新政的内容有改革教育、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满足了立宪派的政治要求
A.AB.BC.CD.D
3 . 据统计,最早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京官中,宗室贵胄及二品以上者十余人次,二品以下有奏事权者五十余人次。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六部皆有官员大规模联名上书,签名者达六百多人次。这说明
A.变法革新观念深入人心B.民族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C.朝廷压制公车上书运动D.统治阶级内部分化严重
4 . 《日本国志》是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所写的第一部日本通史和明治维新史。该书1890年刊行,但社会影响不太。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此名成为畅销书,社会上一时流行这样一句话:“此书早日广为辆行,省岁重二万万。”这一现象反映了
A.近代新思想的萌发B.民族危机推动思想解放
C.“中体西用”思想D.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
2022-06-05更新 | 676次组卷 | 12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019-01-30更新 | 1588次组卷 | 47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近代历史上中国共开放通商口岸100多个。从下列两幅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示意图中,反映出这一阶段
A.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B.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中国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2021-11-08更新 | 1022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日本在条约中获得了在华设厂的权利,这使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在中国从事生产,因而避免了关税,并降低了运输费用。这说明该条约的签署(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便利了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9 . 1896年8月,李鸿章访问美国,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采访。记者:“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李鸿章:“你们(包括欧洲)曾提出必须来清国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建设铁路、电讯等,以及帮助我开发利用资源。但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坚持这点,我们欢迎。”这表明
A.美国垄断资本家企图对华商品输出B.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均优于中国
C.李鸿章认识到了中美本质上的差距D.清政府接受外资以维护主权为前提
2022-05-18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争既起,张之洞奏请派马队“驰赴天津,听候调遣”,并想以“外洋为助”。威海失守后,他建议将驻扎台湾的刘永福调来山东,保卫烟台。鉴于“海警日甚”,张之洞派六营军队到江北黄海一线,充实沿江沿海的防务。张之洞的行动是为了应对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
2022-05-09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