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1927年2月,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对青年的信仰做了调查,调查显示:青年们认为如果没有对“主义”的信仰,会成为“时代落伍者”;不少“新青年”放弃了曾经信奉的吴佩孚“三不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转而信仰三民主义、共产主义。这一现象表明
A.革命统一战线促使青年觉醒B.思想解放是国民革命的前提
C.青年是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D.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即将破裂
2 . 1921年8月后,中国工会组织迅速增加,至1923年全国主要的铁路、矿山以及城市、工厂都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人运动也由“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阶段”。推动当时工人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B.国民党实行“扶助农工”政策
C.帝国主义加紧对华经济侵略D.工人阶级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作为宗旨。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中,共有130人出自黄埔军校。其中,军级将领中出自黄埔军校的比例在67%以上;师级将领比例在60%以上;团级军官比例在30%—40%之间。材料意在说明,黄埔军校
A.为国民革命运动立下了不朽功勋B.培养出了具有较高战术水平的军人
C.为争取民族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D.推动两次国共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1-04-23更新 | 339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20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名中共一大代表的基本情况概要

项目概况
接受马克思主义前的思想构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主义”、“学说”的影响,其中改良主义影响最广,一类是康、梁维新思想的信奉者;另一类主张倡导“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文学革命”、“实用主义”
年龄结构平均年龄为28岁,年龄最小的为19
教育结构具有大学学历的有9人,其中有6人曾留学日本:在国内获得大学学历的4人中。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有3人;具有中等师范学历的有4人;中学学历的有1
职业结构多为教师、编辑、记者或学生等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人数北京2人、湖南2人、武汉2人、济南2人、上海2人、广州2人、旅日共产党组织的代表1

——摘编自李亮《中共一大代表群体思想结构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19年5月,中华工业协会组织讲演团,在工厂进行宣传,提出营救被捕学生,惩办卖国贼,设立工人医院、义务学校,发行《劳动周刊》等主张。这表明当时
A.工人阶级已经登上政治舞台B.工人阶级力量得到重视
C.民族危机引发全面救国运动D.中国各阶级实现了联合
2021-04-2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