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五四运动后,朱近之等五名重庆学生曾汇款到上海选购了《新青年》《新潮》《新教育》等十多种进步杂志。一些学生还组织起"新知识读书会"、"青年读书会"等小团体。材料突出表明
A.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性质B.社会主流思潮的新变化
C.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D.近代民主革命的新趋势
2021-12-02更新 | 454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胡乔木说:“‘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这里的“伟大事变”是指中共一大
A.促使先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B.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内情况绘制的一幅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该同学意在说明
A.国共两党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B.中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指导思想
C.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已逐渐消失D.反帝反封建成为当时国共两党共同目标
4 . 1927年初,汉口、九江人民经过斗争强行收回英租界。同年3月,英国人于北伐军到来之际主动放弃了镇江英租界管理权。不久,中国政府收回了镇江英租界主权。据此可知,镇江英租界的收回主要得益于
A.国共合作的推动B.民主意识的觉醒C.中国国力的增强D.外交策略的得当
2021-11-18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国民大革命后期,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会议决议案中指出,既要防止军事政权的向右,又要防止民众运动的“向左”。这一决议旨在
A.防范国民党右派叛变B.把控革命发展的方向
C.压制高涨的工农运动D.推动北伐高潮的到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5年3月21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设立“孙中山特刊”,发表瞿秋白《孙中山辛亥革命后之第二功绩》《孙中山之死与孙中山之敌》和陈独秀《评中山先生死后之各方面》三篇文章,号召革命分子传扬孙中山的革命意志、主义及理想。其主要目的是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C.缅怀孙中山革命贡献D.揭露国民党反共阴谋
2021-11-13更新 | 707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7 . 《华盛顿邮报》称:“多年来,美国通过公正交易和同情外交在中国建立起来的信任与友谊在一日之内消失殆尽。中国人民现在发现他们不必再对美国的友谊抱有幻想。”威尔逊总统被中国人称为“改变外观的凯撒”“伪善者”“天使的语言、魔鬼的行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民众反思美国门户开放政策B.中美关系因冷战爆发而严重恶化
C.美国对日本侵华战争持绥靖政策D.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损害中国权益
8 . 1920年9月16日,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中国“要经俄国现在所用的方法,无产阶级专政乃是唯-无二的方法,舍此无方法”。1921年1月21日,毛泽东回信说“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这表明在他们看来中国
A.要走俄国式城市中心暴动的道路B.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
C.应当开辟有本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工人阶级是取得胜利的核心力量
9 . 1918年12月,陈独秀指出大战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1919年5月4日,陈独秀发文认为这是“公理不敌强国的时代”,是强权世界,同时他警告中国国民,要掀起“民族自卫主义”。陈独秀的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工人阶级的爱国热情D.中国外交的失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7年北京政府向德奥宣战后,要求废除德奥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并在一战后得以实现;1919年中国代表团参加巴黎和会,提出收回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一些特权的七点要求。这表明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中国政府的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C.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D.山东问题在巴黎和会上已解决
2021-10-21更新 | 7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培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