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中共一大纲领规定,申请入党的人,不得具有非共产主义的思想倾向,在入党之前“必须断绝同反对我党纲领之任何党派的关系”,“在公开时机未成熟前,党的主张以至党员身份都应保守秘密”。这表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得到普遍认同B.中共群众基础广泛
C.中国的革命形势异常严峻D.民主革命纲领确立
2021-05-15更新 | 43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4年1月4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鲍罗延信中说道:“我在上海得到共产国际与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在苏联期间通过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提纲。……从孙中山的演说中可以看出,他已开始接受提纲的猜神。这特别表现在他对待自己的三民主义以及对待工人阶级政党及其经济组织的态度上”。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A.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有推动作用B.国民党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C.国共两党直接接受共产国际领导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抗击日本的侵略
3 . 王龙腾在《试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党内合作方式》中指出:1920年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上要求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运动“必须坚决反对把落后国家内的资产阶级民主解放思潮涂上共产主义的色彩,不要同他们融合,要绝对保持无产阶级运动的独立性”。作者意在说明
A.马林等人促成国共合作时违背列宁指示B.苏联重视与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合作
C.国共实行党内合作符合共产国际的要求D.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与共产国际无关
4 . 1927年2月,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对青年的信仰做了调查,调查显示:青年们认为如果没有对“主义”的信仰,会成为“时代落伍者”;不少“新青年”放弃了曾经信奉的吴佩孚“三不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转而信仰三民主义、共产主义。这一现象表明
A.革命统一战线促使青年觉醒B.思想解放是国民革命的前提
C.青年是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D.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即将破裂
5 . 1921年8月后,中国工会组织迅速增加,至1923年全国主要的铁路、矿山以及城市、工厂都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人运动也由“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阶段”。推动当时工人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B.国民党实行“扶助农工”政策
C.帝国主义加紧对华经济侵略D.工人阶级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2021-04-25更新 | 737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