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1年,中共一大提出用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的革命纲领。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掌握成熟的社会主义革命策略B.树立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C.明确践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D.对革命道路的思考还有待完善
2 . 1924-1927年的这场革命,其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这场革命的实质是(     
A.反帝反封建运动B.思想解放运动
C.收回利权运动D.农民革命运动
3 . 1927年初,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写道:"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该报告反映出当时毛泽东(     
A.意识到转变工作重心的必要性B.积极应对国民党右派的叛变
C.认识到开展农民运动的重要性D.主张通过改良解决农民问题
2023-01-07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如表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这说明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时间部分活动
1922年1月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2月开办上海平民女校,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
1922年5月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2年7月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1922年9月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A.坚持贯彻扶助农工政策B.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
C.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斗争D.教育发动群众进行革命
2023-01-07更新 | 332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五四运动爆发初期,欧美报刊多持同情和支持态度。进入6月初,部分欧美报刊开始转变立场,例如上海《字林西报》等英文报刊改称学生运动为“骚乱”。这主要是因为(     
A.北洋政府查封进步报刊B.青年学生呼吁“外争国权”
C.欧美报刊迎合社会大众D.五四运动趋向“十月革命”
6 . 1918年12月,《每周评论》载:大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但是到了1919年5月初,该刊物又写道:“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该刊物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C.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D.维新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7 .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历史意义有(     
①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②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成立做了思想干部上的准备
③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④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 . 习近平总书记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一精神的形成始于(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十五大
9 .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上海个别学生自发响应。5月1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5月26日,上海学生联合罢课,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材料体现五四运动在上海的特点是(     
A.从农村走向城市B.从启蒙走向革命
C.从分散走向联合D.从理论走向实践
2023-01-0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26年《中国国民党发表了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本党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此次军事行动的成果是(     
A.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B.建立了统一的人民政府
C.推翻了国际帝国主义压迫D.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2023-01-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