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对于国共第一次合作,在共产党看来,以共产党员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合作形式更多的是在遵行共产国际的指示,是共产党对国民党的让步;对国民党而言,它口头上一直宣称是“容纳共产党”,也承认共产党组织的独立存在。这说明(     
A.共产党因力量弱被迫作出让步B.国民党严重排斥共产党
C.国共合作关系以政治妥协达成D.共产党丧失组织独立性
2022-09-15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6年,《国闻周报》载文称;"每年加增数万知识阶级之失业者,即无异于加增数万知识阶级之革命者"。当时有青年也焦虑地投书报纸;"依着总理的遗嘱,含辛茹苦,继续冲上革命战线去努力吗?固所愿也,然而哪里有养活臭皮囊的经费?"这反映出,当时知识阶级参加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完成总理遗愿B.为现实生计所迫
C.北伐胜利进军D.受激进思想影响
3 . 1920年9月16日,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中国“要经俄国现在所用的方法,无产阶级专政乃是唯-无二的方法,舍此无方法”。1921年1月21日,毛泽东回信说“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这表明在他们看来中国
A.要走俄国式城市中心暴动的道路B.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
C.应当开辟有本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工人阶级是取得胜利的核心力量
4 . 口号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同时是社会动员的有力工具。如表列出了不同时期中国共青团的口号,对其合理的历史解释是(     
时期口号
1922—1925年“协助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
1925—1927年“到群众中去”“到农村去”“到军队去”
1937—1945年“全体青年武装起来”
1949—1956年“把青春献给祖国”“一切为了社会主义”
1978—2001年“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002年以来“新农村、新青年、新风采”
A.动员话语从公民话语转向阶级话语
B.动员内容从革命动员转向服务青年
C.动员方式由注重社会化转向政治化
D.动员对象由知识分子转向工农群众
5 . 下表记录了五四运动相关史实。据表可知
阶段时间口号及表现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起学生游行示威,高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遭到镇压。
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起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迫使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A.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担当领导B.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D.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6 . 从如图可以判断,该图标纪念的是(     
A.辛亥革命成功B.中国共产党成立C.巴黎公社建立D.新经济政策实施
7 . “500多名留学生在东京的中国公使馆召开集会,日本军警不满意学生们手持白布标语中的‘打破军国主义’‘取消和约’‘直接收回青岛’等字样,与学生发生冲突,三十六人被捕”。材料中“留学生”的意图是(     
A.呼应国内的爱国运动B.抨击北洋军阀分裂割据
C.反对日本的全面侵华D.批评国民政府反动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五四运动后,朱近之等五名重庆学生曾汇款到上海选购了《新青年》《新潮》《新教育》等十多种进步杂志。一些学生还组织起"新知识读书会"、"青年读书会"等小团体。材料突出表明
A.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性质B.社会主流思潮的新变化
C.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D.近代民主革命的新趋势
2021-12-02更新 | 454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27年初,汉口、九江人民经过斗争强行收回英租界。同年3月,英国人于北伐军到来之际主动放弃了镇江英租界管理权。不久,中国政府收回了镇江英租界主权。据此可知,镇江英租界的收回主要得益于
A.国共合作的推动B.民主意识的觉醒C.中国国力的增强D.外交策略的得当
2021-11-18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个可疑的来访者。事情很明白,法租界的秘密警察已经紧紧地盯上了这次大会。于是一个新的计划制定出来:他们要转移到上海以南不远的一处旅游胜地……”。文中的“旅游胜地”位于
A.杭州B.宁波C.嘉兴D.苏州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