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据1927年11月统计,中共党员的数量由中共五大召开时的近5.8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工会和农民协会到处被查禁、解散,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其背景不包括
A.日军发动侵华战争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D.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2 . 1927年初,汉口、九江人民经过斗争强行收回英租界。同年3月,英国人于北伐军到来之际主动放弃了镇江英租界管理权。不久,中国政府收回了镇江英租界主权。据此可知,镇江英租界的收回主要得益于
A.国共合作的推动B.民主意识的觉醒C.中国国力的增强D.外交策略的得当
2021-11-18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5年,张太雷和瞿秋白分别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完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是“积极的群众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1935年,齐燕铭也指出五四运动“是对于帝国主义的反抗”。这表明,他们认为五四运动
A.反封建色彩并不浓厚B.开启了救亡图存的时代
C.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D.丰富了新文化运动内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五四运动之后出现许多以“平民”命名的中国社团,如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平民周刊社等;以“平民”命名的报刊也很多,如《平民教育》《平民导报》等。这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促使学术开始下移B.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社会思潮
C.民众在救亡运动中的地位凸显D.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遭到摒弃
5 . 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强调“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对资产阶级采取“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政策。1927年4月,在蒋介石反革命活动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他反而和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要求工人不要听信“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等“谣言”,企图以此来拉拢蒋介石。材料揭示了
A.陈独秀坚持维护中共革命领导权B.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
C.国民党右派大肆捕杀共产党员D.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5年五卅惨案后,全国人民要求对外强硬交涉,修改一切不平等条约。国民政府力主“革命外交”宣称要废除不平等条约。北京政府亦努力推动“修约外交”。这反映了
A.反帝反封建成为全民共识B.全国人民政治立场趋于一致
C.近代中国主权意识的觉醒D.北伐战争已经产生重大影响
7 . 1920年的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与宣传形成更加广泛深入的声势,更多介绍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报刊和书籍层见叠出。这一局面
A.使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C.表明信仰马克思主义群体已形成
D.是工人运动发展壮大的必然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6年7月中共中央制定的《目前农运计划》指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民运动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次则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亦应以相当的力量去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
A.在农村地区力量较为薄弱B.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调整策略以适应北伐需要D.集中力量建立革命根据地
2021-06-15更新 | 1286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B.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
C.统一认识促进经济发展D.根据矛盾变化扩大阶级基础
2021-06-09更新 | 7693次组卷 | 70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
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
2021-06-08更新 | 8812次组卷 | 80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堂例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