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1927年1—2月,毛泽东对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称赞他们“好得很”。毛泽东此次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旨在(     
A.推进国民革命的发展B.落实土地革命相关政策
C.为发动秋收起义作准备D.筹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耸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的浮雕再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光辉历程,下图为其中六幅浮雕(局部)。



从以上浮雕再现的相关史实中选取任意一个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为它编写一段简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21年2月,电影《红船:开天辟地》在上海杀青。这部电影主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解放战争的胜利
4 . 1919年5月4日晚,北大学生领袖许德珩作诗:“山东我国土,寸草何能让?工农兵学商,人民四万万。为何寡欺众,散沙无力量;团结今日始,一往无前干”这表明当时青年学生认识到(     
A.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B.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C.救亡运动成败的关键D.统一战线建立的作用
5 . 通过对比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难发现: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而后者则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这一区别的产生主要得益于(     
A.领导者的周密组织和安排B.新式教育理念的推广和普及
C.电讯业和报刊业飞速发展D.广大人民群众对国事的关心
6 . “500多名留学生在东京的中国公使馆召开集会,日本军警不满意学生们手持白布标语中的‘打破军国主义’‘取消和约’‘直接收回青岛’等字样,与学生发生冲突,三十六人被捕”。材料中“留学生”的意图是(     
A.呼应国内的爱国运动B.抨击北洋军阀分裂割据
C.反对日本的全面侵华D.批评国民政府反动统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到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亲自参与并领导了这场伟大斗争。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第六号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并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摘编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广大群众中去。经过共产党人深入细致的工作,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把一向被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的力量逐步组织、凝聚起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改变了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孤立于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之外的局面。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革命的阵线上来说,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种革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已经不能当作世界资本主义反革命战线的同盟军,而改变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战线的同盟军了”。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中国革命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的贡献。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20年代中期,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认为,国民党是“一个多阶 级的联盟”,其政纲原则是“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主、争取公民的人的生 活”,而“中共不过是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因此他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这一观点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这说明当时(     
A.国民党已经转变成工人政党B.共产国际错估了中国形势
C.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初步形成D.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必然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如表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这说明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时间部分活动
1922年1月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2月开办上海平民女校,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
1922年5月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2年7月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1922年9月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A.坚持贯彻扶助农工政策B.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
C.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斗争D.教育发动群众进行革命
2023-01-07更新 | 3324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五四运动爆发初期,欧美报刊多持同情和支持态度。进入6月初,部分欧美报刊开始转变立场,例如上海《字林西报》等英文报刊改称学生运动为“骚乱”。这主要是因为(     
A.北洋政府查封进步报刊B.青年学生呼吁“外争国权”
C.欧美报刊迎合社会大众D.五四运动趋向“十月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