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状态未发生改变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2 . 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说:“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的心理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当国依然不富,兵还是不强,而东洋人却真正的崛起的时候,这种从容和自信的
心理崩溃了,人们发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醒,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1895年……然而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   

——葛兆先《中国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致命伤”指什么?结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说明清政府不明白“民族致命伤”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5年成为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原因。“后来出现的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对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3)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简析明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影响?
(4)分别用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简要分析列强侵华的影响?
2018-04-0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外国人在中国享有“治外法权”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4 . 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道耻辱界碑”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C.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018-02-10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历史必修试题
5 . 英国首相巴麦尊训令侵华将领义律,要占有一些口岸作为居留地,“这些地方应该有良好的海港,并对军事防卫提供天然的便利”,并指出“台湾北端对面的      ……是最值得考虑的”……这五个口岸,便成了条约第三款内容了。材料中的     应是
A.宁波
B.福州
C.广州
D.厦门
6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该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D.《南京条约》
2018-01-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一中2017-2018学年上期高一月考(一)
7 . 19世纪中期,欧洲许多国家热衷于发展新技术并在战争给予检验。“尼米西斯”号就是英国人完全用铁制造并用来对付中国的新型战舰。它建成后迅速抵达中国海岸,投入到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一年是
A.1840年
B.1894年
C.1900年
D.1937年
2018-01-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所示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斗争密切相关?
A.人民群众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B.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反帝斗争
D.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反帝斗争
2018-01-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有关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是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
B.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法、美资本主义列强也获得了与英国同样的侵略权益
D.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