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8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叶以后,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形成了劳动力输出的“苦力贸易”使华工厂布于美洲和大洋洲。由此可见“苦力贸易”
A.使华工成为各国建设的主要劳力B.为中国带来了巨额外汇收入.
C.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的社会影响力D.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播与保留
2 . 裴士锋在《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自满人人主中原以来,首度有满人以外的‘夷’人欲入侵中国。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王夫之关于‘夷’的陈述,用在西方人身上,比用在满族统治者身上更为适切。”上述变化说明
A.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B.天朝上国观念逐渐改变
C.夷夏之防思潮备受质疑D.经世致用遭到时代淘汰
2022-01-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方代表璞鼎查称清政府所提12款“内有数件,甚属重要,应当另缮一单,附粘本约,以便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均准施行”,并表示可以由他起草,“另写一单”。这实际上提出了另行订立条约的要求。清政府表示同意。从对条约详加说明到另订条约反映了
A.璞鼎查左右了清廷重大决策B.英国试图改变中国政治制度
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中英双方展开平等友好谈判
4 . 下表为1844—1858年上海出口主要中国货物的品种、数量和价值的数据。据此可知
年份
数量(包)价值(镑)重量(磅)价值(镑)
18445,0871,558,453
184616,356945,91512,798,433550,296
184816,054763,22515,729,255514,842
185014,4021,311,61226,999,8701,006,114
185872,7295,541,41645,465,7022,774,394

A.上海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B.鸦片战争刺激经济迅速发展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2-01-18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创新班)历史试题
5 . 下面是清朝某位皇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隐含着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B.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反映清廷沦为列强侵华工具D.承认中英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6 . “自关税协定制度成立以来,以进口税率之低,外国纷纷以其过剩制品输入我国而莫之能御…而同时以出口税之不能免除,致应奖励对外贸易之物品,亦不能免税,此出口贸易之不能发达也。”这一状况
A.出现于《马关条约》签订后B.表明关税起到保护国货的作用
C.导致了我国贸易逆差的出现D.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7 .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略与欺凌,清政府统治的权威受到直接的冲击和挑战。但是,清朝统治者将《南京条约》看作是“万年和好”之约,似乎忘记了战争的耻辱和狼狈,很快便恢复了文恬武嬉、歌舞升平的局面。这说明
A.《南京条约》对华的影响力有限B.清朝从此改变了传统外交政策
C.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D.清政府的权威受到冲击和挑战
2022-01-12更新 | 51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达标历史试题
8 . “以这个条约为开端,不仅中华民族的尊严受到了损害,中国也由此开启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程。从此中国开始被迫接触近代世界,它使中国人民在痛苦中觉醒和斗争,去洗刷民族的耻辱和重新树立民族的尊严。”“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 .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中,英国输华的棉纱由260万磅上升到290万磅,增加不过10%,而棉布则由310万匹下降到200万匹,减少30%以上。导致这一贸易结果的根源是
A.中国传统经济占统治地位B.英国商品不适合中国民众需求
C.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D.鸦片战争后国民的购买力下降
10 .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有如下规定: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据此可以推知
A.关税成为清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B.先进知识分子萌发向西方学习新思潮
C.中国土特产品开始进入世界市场D.中国日益成为列强的原料和商品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