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7 道试题
1 . 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后来,中美、中法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也都有同样规定。这些规定
A.有利于列强形成利益联盟B.说明列强开始共同瓜分中国
C.导致中国失去了治外法权D.可起到以夷制夷的牵制作用
2 . 有学者在评价某一侵略战争时认为:这一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由此可知,这一战争
A.使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B.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工具
3 . 近代某条约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普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吝啬。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但英人及各国均不得借有此条,任意妄有请求,以昭信守”。该条约使
A.列强侵略行径客观上受到限制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英国攫取到了片面最惠国待遇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初步形成
2022-01-24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的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对于该说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五口通商让清政府感到不安B.政府开放了内河航行的权益
C.清政府缺乏国家平等的观念D.开始传播“师夷长技”的新思潮
5 . 咸丰八年所定英国条约第十六款载:“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这一规定涉及
A.永久居住权B.协定关税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
6 . 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英国通过“一体均沾”取得的是
A.关税协定权B.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权
C.领事裁判权D.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7 .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方代表璞鼎查称清政府所提12款“内有数件,甚属重要,应当另缮一单,附粘本约,以便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均准施行”,并表示可以由他起草,“另写一单”。这实际上提出了另行订立条约的要求。清政府表示同意。从对条约详加说明到另订条约反映了
A.璞鼎查左右了清廷重大决策B.英国试图改变中国政治制度
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中英双方展开平等友好谈判
8 . 下表为1844—1858年上海出口主要中国货物的品种、数量和价值的数据。据此可知
年份
数量(包)价值(镑)重量(磅)价值(镑)
18445,0871,558,453
184616,356945,91512,798,433550,296
184816,054763,22515,729,255514,842
185014,4021,311,61226,999,8701,006,114
185872,7295,541,41645,465,7022,774,394

A.上海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B.鸦片战争刺激经济迅速发展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2-01-18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创新班)历史试题
9 . “自关税协定制度成立以来,以进口税率之低,外国纷纷以其过剩制品输入我国而莫之能御…而同时以出口税之不能免除,致应奖励对外贸易之物品,亦不能免税,此出口贸易之不能发达也。”这一状况
A.出现于《马关条约》签订后B.表明关税起到保护国货的作用
C.导致了我国贸易逆差的出现D.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10 . 《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以致“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合约之名,而未见其文”。相反,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民间转无不周知”。清政府的行为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一个大笑话。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并未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B.没有促进清朝外交体制的变化
C.促使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D.有利于英国治国理念在华传播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