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赫德说:“义和团之运动……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A.义和团运动的巨大影响力
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
D.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
2019-05-02更新 | 182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枯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现在所欲问者,只是各国对此问题,究取何种态度。俄国方面,因占领满洲之故,在最近期间,当可心满意足。假如现在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英国取得长江流域一部分,德国占据山东,则中国方面实无力加以阻止。因此,我们对此问题,必须十分注意,倘或一旦列强对于瓜分之事,果有妥协之望。

材料二   但余对于此事,却认为绝对不能实现。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日本方面对于德国之据有山东,则认为危险万分。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至于美国方面,更早已决定,反对一切瓜分之举。俄国方面若能听其独占满洲,毫不加以阻扰,则该国对于他国之实行瓜分中国,当可袖手旁观,盖彼固深信,各国对于此事,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故也。因此之故,急欲促现瓜分一事,实系毫无益处之举。

——摘自《瓦德西拳乱笔记》(1901年2月3日条)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政局出现了哪些重大变化?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认为瓜分中国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对此,你有何看法?说明你的理由。

2018-10-28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香河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担任美国驻华代理公使的何天爵曾指出:“要追根寻源,就必须回到六十年以前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有外交接触或联系的时候。要懂得它的势头和力量,必须探索当时发起时席卷全国的排外情绪,研究它是由一个接着一个的事件所孕育,被上千次互相误解与不平的真实原因所加重。”此处分析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北伐战争
C.五四爱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4 .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选项史实原因
A鸦片战争中国人民禁绝鸦片
B义和团运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D国共由分裂到合作的转折九一八事变

A.A
B.B
C.C
D.D
2018-01-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日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B.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D.义和团的斗争方式不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
A.肯定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
B.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
C.强调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
D.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
2016-11-27更新 | 648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