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1899年,美国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提出照会: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5%征收关税;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其目的是
A.维护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家利益
B.以经济方式扩大美国的在华权益
C.承认列强在华的权益以缓和矛盾
D.与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
2 . 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在华“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特权,要求各国开放在华势力范围,使各国有均等贸易的机会。这一照会为英、德、俄、法、日等国所接受。美国在华虽无势力范围,但凭借这一政策,得到了整个中国市场。“门户开放”政策成为美国外交史上的得意之作。这段材料能够反映出美国
A.与列强之间的矛盾重重
B.形成自己独立对华政策
C.无意参加对中国的瓜分
D.企图阻止日本独占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华掀起瓜分狂潮后,美国开始独立侵略的标志是
A.八国联军侵华
B.《辛丑条约》签订
C.辛亥革命
D.提出门户开放
2019-02-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9-01-30更新 | 2798次组卷 | 49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列强在近代形成共同宰割中国同盟的标志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门户开放”政策实行
C.“二十一条”的出台D.《辛丑条约》的签订
6 . 美国为了实现在中国的利益均沾,在哪一年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A.1860年
B.1895年
C.1901年
D.1899年
2018-12-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其真实含义是        
A.维护中国的关税主权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D.能在列强势力范围“利益均沾”
8 . “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
A.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
B.形成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C.帝国主义放弃已得的侵华权益
D.帝国主义对中国开放门户
2018-11-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湟中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空前激烈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宰割的局面,其原因是
A.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各国赞同
B.各列强支持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C.各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D.组成八国联军共同侵华

10 . 材料一郡守,秦官,掌治其郡。……(汉)景帝中二年(公元前148年)更名太守。……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诸侯王,(汉)高帝初置,金玺整绶,掌治其国,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1)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诸侯王权力演变的过程。

材料二   我国西南部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或汉族杂居的地区,自元明以来,统治阶级就采取土司制度统治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土司制度是兼指土司与土官两种统治制度而言。前者包括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等,这些官爵职称虽受封于中央政府的皇帝,但实际上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后者包括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是按照汉族地区行政建制设立的府、州、县中由少数民族头人所担任的官职。这种土司制度,是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交通梗阻条件下,中央政府在军事征服或政治招抚之后所实行的“羁縻”政策和特殊的统治制度。这种制度在创建之初有可行的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不仅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的发展,更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因此,从明朝开始,便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改用流官代替土司,实行和中原地区完全系统的行政制度,这就是“改土归流”。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土归流的意义。

材料三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简表

国别势力范围割占或租借地
德国山东强租胶州湾
俄国长城以北和新疆强租旅顺、大连
法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强租广州湾
英国长江流域,云南、广东强租“新界”、威海卫
日本福建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备注:“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的地区。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超过100年,期满归还。“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3)据材料三,指出哪些因素导致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此期间美国提出什么政策,目的如何?

材料四   阅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中的几段叙述: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承认,“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完全殖民地的原因。

2018-10-1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黄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